藏传佛教

首页 > 藏传佛教 > 政策与研究 > 研究

藏传佛教在西夏的传入及其对西夏的影响

王文利   发布时间:2013-06-24 14:54:00   来源:安多研究

  藏传佛教是由印度佛教和西藏苯教在长期斗争中融合吸收而形成的独特宗教。西夏建国后将佛教置于国教的地位。其中藏传佛教在西夏中后期,尤其是仁孝年间广为流传且达到鼎盛。为什么藏传佛教能在西夏广泛流传?藏传佛教在西夏生根发芽后对西夏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就此略做论述。

  一、佛教在西夏传播的原因

  西夏是以党项为主体建立的国家。党项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关于党项族源一直是西夏研究中的一个争执点,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党项源自建立北魏的鲜卑拓拔部,党项源出鲜卑。[1]另一种认为以拓拔氏为主体的党项源于古代羌族。[2]我认为由于拓拔同鲜卑拓拔语音相同,元昊为了炫耀先祖业绩,团结众人成其大业而自称“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3]并不能成为党项拓拔部源于鲜卑的证据。关于党项的记载,首见于《隋书》。“党项者,三苗之后也。”[4]“党项羌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魏、晋后微甚”;[5]“党项西羌之遗种”;[6]“党项,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7]以上可以推断党项源于古代西羌。吐蕃有火葬的习俗,《古今事物考》称“《列子》曰:秦之西有义渠之国,其亲戚死,聚柴积而焚之,熏则烟上,谓之登遐。”义渠是在春秋时住在甘肃庆阳一带的羌人。此外,羌人以彩色涂面与吐蕃赭面风俗相同。汉唐时代农业区的氐羌人所住的“邛笼”(土人称为碉)及碉房(羌人东女国王居九层之楼),与现代在农业区藏族所住的碉堡式的房舍相类似。由此可见羌人与藏族的关系。《新唐书》称“吐蕃本西羌属”,明《一统志》称“西蕃即吐蕃也,其先本羌属”。

  西夏与吐蕃同属羌系,西夏的风俗习惯也与吐蕃有相似之处。吐蕃人注重复仇,而西夏《旧唐书》载“尤重复仇,若仇人未得,必蓬头垢面跣足蔬食,要斩仇人而后复常”。在宗教信仰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对一些自然现象的产生、变化所呈现的景象无法理解,故把自然现象归结为“天”的力量在支配,由此出现了对“天”的崇拜。西夏人“三年一相聚,杀牛羊以祭天”。[8]黑水城出土的《木星图》、《土星图》、《月图》等反映了党项人对日月星辰的崇拜和敬畏。此外还信奉鬼神,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盖西戎之俗,所居正寝,常留中一间以奉鬼神,不断居之,为之‘神明’,主人乃坐其旁”。党项人崇尚巫术,《辽史·西夏外记》“病者不用医药,召巫者送鬼……或迁他室,谓之闪病”。《西夏书事》记载,“下人不耻奔遁,败三日,辄复至其处捉人马射之,号曰‘杀鬼召魂’。或缚草人埋于其地,众射而还,以为厌胜”。黑水城出土的《五星秘集》、《谨旗》、《魔断耍语》等占卜书籍,都表现了西夏原始宗教在当时很盛行。而吐蕃的原始宗教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与之相似。“虽然文献中还没有见到明确指出党项羌人信仰苯教的记载,但从西夏语称巫师为‘厮’以及宗教信仰习俗来看,党项羌人信奉过以占卜为主要内容的苯教的一支”。[9]这种宗教信仰上的近源性,使吸收了部分苯教基础上形成的藏传佛教在西夏被广泛接受成为可能。

  在后期的发展中,吐蕃强盛,部分党项人成为其统治下的庶民,这种客观上的融合,便利了吐蕃文化、宗教等习俗对党项的影响与渗透。吐蕃王朝灭亡后,部分蕃与党项的融合更达到了一定程度。宋有“大约党项吐蕃,风俗相类”[10]之说。由此可见,西夏与吐蕃民风甚近。吐蕃与西夏的关系最早为松赞干布时期。就藏传佛教而言,《贤者喜宴》中可见,“松赞干布曾命人在党项热甫刚地方修建佛寺,并以弥药人为监工在康区建造了隆塘准玛寺”,藏传佛教由此在西夏逐步传播开来。为了学习藏传佛教,许多党项羌人前往吐蕃学法。[11]

  据考古发掘,西夏文文献中有“东汉礼王国,西(羌)法王国”的记载,由此看来,西夏人认为东部地区代表着以礼仪服众的中原王国,而西部代表着以佛法教民的藏族地区。上层建筑的选择规律就是在不知不觉中由经济基础支配。而西夏虽较前期有所发展,但与中原地区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因此西夏在治国方针上选择蕃汉合治。自然在精神思想上也要选择一种即要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又要利于统治的思想观念。此时西夏人心目中崇信佛教的典范——吐蕃,其地域上盛行的藏传佛教吸引了西夏人的视线。藏传佛教具有浓厚的民族宗教色彩,许多地方与西夏原始宗教有应和之处。同时,西夏统治者也对藏传佛教崇信有加。如此一来,历史与现实为西夏选择了藏传佛教做为统治人民思想的宗教。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