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首页 > 藏传佛教 > 新闻聚焦

拉萨三大寺的学制(二)“贝恰哇”

柳升祺   发布时间:2013-11-12 14:37:00   来源:中国藏学

  原标题:拉萨三大寺的学制

   色拉寺年轻僧人除了接受新鲜事物补充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在图书馆阅读各种经书学习佛法,提高自己的辩经水平
色拉寺年轻僧人除了接受新鲜事物补充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在图书馆阅读各种经书学习佛法,提高自己的辩经水平。摄影:中新社刘震

  拉萨三大寺的规模庞大,人数众多,几乎是一个个小型的城镇。寺院里的僧侣类别纷繁,各种类别之间的流动性很大,并且年龄上老小都有,文化程度高低不一,有产无产,社会地位尊卑贵贱,看来异常复杂,可是大体上,我们可以把他们归成下面的四大类:

  第一类是属于寺院行政系统的执事们。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组织,它包括寺内的行政司法、代议机构,以及管理寺院所有的田地、产业、采邑所属百姓和经管现款、基金、商务、采办等事的各级人员。必须指出,上面所说的这些职务,大多有一定的任期或是一种兼职性质。可是三大寺本身的规模已然庞大,它们又都拥有大批的田产、牧场、房产、百姓,以及分支寺院,所以机构复杂,许多职务像管理庄田现金、经商采办等地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才能胜任。以至很多职事终生固定在某一类事业上,而形成一个独特的系统了。

  第二类是来受某种宗教上的专业训练(如学习念经、咒术,主持名类浩繁的各种法事仪式等专门知识或技术)的僧侣。他们不但在寺院内的各项法事中要担任某些特殊的职务,并且还经常被邀请出去替信徒们做祈福、消灾、忏悔、占卜等宗教上的业务。

  第三类是是出卖技能、芝力和各种体力劳动的僧人。例如抄写、画像、雕塑、刻版、印书等技术工匠(其中有很多是兼职)以及替人侍应役和负责保卫寺院秩序和安全的“武僧”,这里面有一大部分是文盲。

  在这三类之外,又有一类来当学生的僧员,他们按照一套规定的调和进修,从升级毕业考学位,一直到达其最高成就,这一类人称为“贝恰哇”,直译出来便是书生,或读书人。

  必须指出,在上述的四类僧人之间,是并没有一个不可逾越的界线的。例如寺院行政系统的高级执事必须由学成之后的贝恰哇充任,其中下级执事亦往往由当了几年贝恰哇之后的僧人充任。同时,有个别非贝恰哇的僧人要改做贝恰哇,也是有和一个贝恰哇在学习中途要转入其他途径一样的可能。但是我们根据他们整体的实际的生活实践,大体上可分为这四大类。在这四大类之中,贝恰哇还是属于人数较少的一类,可能还不及全寺人数的四分之一。

  广义地说,每个僧人在入寺后都要学经修佛,但三大寺的贝恰哇在入寺后,除了和其他僧人一样地剃度受戒,做日常功课之外,还有一套完整周密的学习制度。这制度具有一个总精神:但是他必须先从佛教的显宗(着重明理)学起,而后再学密宗(着得修练);在学显宗的时候,他又首先须从因明学入手,因明是一种着重思维和辩论方法的形式逻辑,它早被印度佛教采用为教学法,来训练僧人的思想,并使他明澈教义。这种辩论的教学法藏文称为策尼。在教学法上着重策尼又是黄教寺院不同于其他教派寺院的一大特色。只有按照一定程序获得学位之后的贝恰哇,才有资格被选充三大寺及有关寺院的主持人,才可能从政,而成为政治上的领袖人物,才可能从其宗教的阶梯上升,登峰造极,以至挤入转世活佛的阶层。同时,凡是黄教活佛,就必然地属于贝恰哇这一类型,他必须经过同一套训练,才能全部确定其宗教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所以贝恰哇是黄教寺院中的知识分子,是黄教僧侣组织中的脊柱。

(责编:翟新颖)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