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首页 > 藏传佛教 > 新闻聚焦

红与黄的神秘 揭开藏传佛教的色调之谜

韩卫芳 刘怡   发布时间:2013-08-28 15:49:00   来源:西藏旅游

  红的语言

  布达拉宫红宫一角
布达拉宫红宫一角 

  当黄遇到红,无声地传达着生命的喜悦。在西方,将这种积极的意义发挥到极致的是梵高的《向日葵》,“太阳=向日葵=充满爱的心”是梵高想要传达给世界的主题。在东方,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的是藏传佛教,犹如神佛面部威严的表情,这两种色彩在佛香缭绕间被神化了。

  在西方美术中,红色象征生命力、血和神力,人们用红绳缠绕手臂以阻挡魔鬼邪恶的目光;而在藏传佛教的色彩概念中,红色有着自己的语言。

  据《新唐书》、《旧唐书》及《白史》等史书记载,藏族人对红色的喜爱有两个源头。

  在第一种传说中,藏民族是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并最终成为农牧结合的生态民族。即使在现在深入到一些偏远的牧区,都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有没有红的?”其实就是指牛羊肉类荤菜。随着历史的推移,牧民走向平原及峡谷地,开始种田造屋,红色成为他们最爱的颜色之一。

  第二种传说和宗教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雪域高原的原始宗教“苯教”中,宇宙被分为“神、人、鬼”三个世界。为了避免鬼的侵犯,人们在面部涂上褚红色的染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仰的变化,这种红色不再涂在脸上,却在建筑中保留了下来。它的用法有着严格的规定,主要用在宫殿、寺庙的护法神殿、供奉灵塔的殿堂及个别重要殿堂的外墙面上,以示威严。

  今天我们仍能看到红色在西藏宗教建筑中特殊的表情,布达拉宫就分为白宫和红宫。白宫为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赖喇嘛居住和处理政教事务的场所,其外墙皆涂白色而称为“白宫”。红宫则是供奉历辈达赖灵塔的祭堂,是整个布达拉宫的中心,是整个建筑群的灵魂,有着纪念和祭祀的重要意义。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