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整修一新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新军博)地下展厅,位于正对入口处,迎面赫然可见一尊通体刷着红漆,却难掩岁月痕迹的大口径巨炮,这就是已成稀世珍品的日制45年式240毫米榴弹炮。
45年式240毫米榴弹炮因设计定型于明治45年(1912年)而得名,是2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主力要塞炮之一,堪称攻坚利器。而说起该型炮的故事,还得从日俄战争聊起。
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军从本土运抵前线的18门280毫米巨炮(仿自意大利)可谓“功勋卓著”。在攻打旅顺战略要地203高地的战斗中,前者不仅给敌方工事造成严重破坏,还大量杀伤俄军官兵,特别是击毙了俄军岸防司令康特拉琴科少将,导致俄军士气颓败,人心涣散,促使其很快缴械投降。
军博馆藏240毫米巨炮
正是由于看到了这种巨型榴弹炮/臼炮的恐怖威力,战争结束后,日本继续加紧研制大口径火炮。作为第一种完全由日本自主研发、制造的“大杀器”,45年式240毫米榴弹炮(以下简称240毫米炮)于1912年投入现役,并在当时成为日本本土岸防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40毫米炮十分笨重,全重约38吨,无论运输还是部署都很麻烦,每次转移阵地时,要将整门炮分解成部件装到10辆车上,重新安装也得花费很长时间,必须动用起重机,而且1门240毫米炮就需要9名炮兵“伺候”。每次发射前,需要将炮身调整至水平角度,然后用吊臂把沉重的弹头提升到火炮后部导轨上的小车里,将之从火炮尾部填入炮膛,再依次装进药包、引信,最后通过火炮侧面的俯仰手轮调整发射角度照准目标。
别看机动性较差,但240毫米炮的威力却没人敢小瞧,其能够以每秒400米的初速,将重达200千克的炮弹砸到10公里外的敌军头上。灭顶之灾,莫甚于此。
一战爆发后,日本(协约国阵营)盯上了德国(同盟国阵营)在远东的桥头堡——青岛,遂于1914年9月调集陆军4.5万人,配以240毫米炮等大批重武器,在60余艘海军舰艇掩护下猛攻仅有数千德军驻守的青岛要塞。此役,日军利用临时修建的轻便铁路,将多门240毫米炮运至前沿,后者发射的凶猛炮火撕裂了德国人苦心经营17年的筑垒防御体系。正式战斗打响40天后,德国守军投降。
240毫米炮开火
1931年7月,遵照号称“日军第一大脑”、时任日本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的指令,2门240毫米炮被秘密运抵奉天(今沈阳)。这2门炮先由东京兵工厂用火车运到神户,再从神户通过客轮运到旅顺要塞。
为掩人耳目(不仅防着东北军刺探,甚至对日本领事馆也保密),日军特意将炮身、炮架拆开,伪装成棺材和澡盆运入沈阳,放置在关东军西塔守备队兵营内。 重新组装也是在夜间进行,对外佯称是挖井或造游泳池,而这2门巨炮的预定目标更是明确:1门瞄准北大营,1门瞄准奉天飞机场。1931年9月18日晚22时许,安置在日军守备队兵营内的240毫米炮突然开火,炮弹落在北大营内的东北军第7旅620团营房附近,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就此爆发。
由于当时中日国力悬殊,日寇全面侵华后,240毫米炮反而在中国战场上鲜有“用武之地”。直到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横扫东南亚时,前者才发挥了一定效力——在1941年底至1942年4月进攻菲律宾的巴丹和科雷吉多岛战役期间,日军从本土运来8门(一说为10门)240毫米炮,先后倾泻炮弹近4000发,最终迫使美菲联军投降。
日军向240毫米炮装填炮弹
1945年8月,在被誉为“二战最后一役”的中国东北虎头要塞战斗中,日本守军曾用要塞配属的多门240毫米炮负隅顽抗,给进攻的苏军造成一定伤亡。但在苏军轰炸机群和“喀秋莎”火箭炮的优势火力压制下,日军大炮最终变成了哑巴。8月26日下午15时左右,最后一股残余日寇——负责操纵240毫米炮的日军某炮兵中队被苏军全歼。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有2门240毫米炮辗转落入我军手中。有传言称,该炮参加过1946年10月底至11月初的新开岭战役(此役首创东北民主联军一次歼敌一个整师的范例),但查无实据。还有分析认为,我军曾用该型火炮攻打过城防坚固的锦州,这个可能性倒是比较大。 原因有二:首先是打锦州时,东北野战军集中了600余门各型火炮执行攻坚任务,调派240毫米炮参战合情合理。其次是锦州一带铁路、公路交通发达,我军可用火车将重炮直接从千里之外的黑龙江运抵辽西前线。
馆藏240毫米巨炮
另外,还有一则旁证也能说明问题——后来的平津战役期间,鉴于“北平城有3丈高,城墙甚厚,能平行2辆汽车”的情况,四野总部曾向围城各纵队发电报称,“仍应设法将二四榴运来参加作战”。电报中提及的“二四榴”正是45年式240毫米榴弹炮,而一个“仍”字则透露出该型炮不止一次参加过战斗。
建国后,有2门240毫米炮被新军博收藏,并从众多展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极具分量的“镇馆之宝”。而据资料显示,45年式240毫米榴弹炮总产量仅80门,其中绝大部分早已不知所终,由此亦可见新军博所藏该型炮的历史与文物价值之高。(作者/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