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热坚参与女儿旦增央宗合作绘画)
三兄弟的誓言
圣水
西热坚参简历:
西热坚参,2010年毕业于挪威奥斯陆国立美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现任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作品曾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首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第六届全国美术展”“全国水彩、粉画展览”“第三届中国油画精选作品全国巡回展”; 1993年美术作品《屠夫的悔恨》《灭三毒》《万般皆求乐而不求苦》被邀请参加日本东京举办的“魂之交响乐”美术展览,作品均由主办机构收藏;2010年作品《双面游戏》《陷入沼泽》《解救众生》选入挪威首都奥斯陆举办的2010届奥斯陆国立美术学院硕士生毕业艺术大展;2011年作品《白塔》《僧舍》邀请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魅力西藏”油画展;2014年系列作品《坛城与根》邀请参展于台湾; 2013年美术作品《坛城与根》《焚烧一切眷恋》被邀参展在美国举办的“Anonymous:contemporaryTibetan art ”美展中,并在美国皇后博物馆以及美国纽约等地巡回展览。作品由逻宾博物馆收藏。 2014年作品《坛城与根-II》应邀参加意大利举办的“Tibet.Art.Now”美术展览。微画作品曾经参展于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外围展——《来自西藏的微画》(贝纳通国际微画项目·西藏站);1993年至今美术作品应邀在日本、美国、意大利、挪威以及台湾、澳门等地参展,其作品被世界各地多家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1999年荣获西藏自治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11年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著作《西藏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
教学情况:
为西藏大学研究生教授《藏族美术与外国美术比较学》《美术文献研究方法与导读》《美术创作》等课程;为本科生教授《外国美术史》《美术鉴赏》、素描、速写、油画、水彩等课程。编写讲义:《藏族美术与外国美术比较学》。
论文《浅谈唐卡艺术的几点改革意见》《素描学中的几点方祛和体会》《中世纪之前西藏美术的简美特性与风格》等在《西藏研究》《西藏艺术研究》《西藏大学期刊》上发表。1999年获西藏大学优秀教学一等奖;2003年获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评教一等奖;2006年被评为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学优秀一等奖,同年获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评教一等奖。
把一些美好的宗教意识,宗教感情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对于西藏的画家,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在这条道路上的实践,西热坚参是幸运的成功者。
西热坚参打小开始,就有一大堆对他画画有影响的家庭生活经历,而且还相当有分量。他出自声名威望的绘画世家,外祖父阿里·索朗顿珠,是九世班禅的宫廷钦莫(大画师),拉让官员,是扎什伦布寺强巴佛殿壁画的重要绘制人,世界上最大铜制强巴佛的设计师;爷爷也是神话般的钦莫,如今拉萨大昭寺还有其杰作遗存;舅舅是扎什伦布寺印经院院长,擅长绘画,哥哥也是画师,浓厚的家庭艺术氛围为他走上艺术之路奠定了基础。
西热坚参自然地顺应了自我生命对历史和当代的真实照应,听从了内心发出“魂兮归来”的真切呼唤:不悖于自己作为画家的身份,用特有的艺术直觉和独特视觉,去 “制造”与“捕捉”宗教题材在当代、全球意境下的“观念艺术”灵感。这样的表述与诉说,不单有本土特色,也具有世界性。
由于特定的艺术风格,他被海外艺术界誉为“国际性宗教画家”,既形象又深入,对西热坚参其人其画,再适合不过。
“国际性”三个字,更多的是指时空的跨度,人和作品的外延指向,从西藏地域,把一种“观念”的信号传播出去,把一部绘画作品所承载的艺术价值拓展开,它是否具有“国际性”,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普遍性”、“全球性”。“国际性”在这里,还与“原创性”、“独创性”相联系,没有“原创”或“独创”性的作品,绝没有“国际性”可言。无疑,对于西热坚参的作品,是肯定的。
“宗教”二字,是内涵指向,一种艺术文化的倾向。他是画家本人寄托期望的出发点和转折点,隐含有文化使命和艺术理想的倾向性意义,而并非“宗教”本来定义的全部指向。
“画家”二字,是主题,艺术家的本分,不必多说。
西热坚参的作品《声供》《解脱众生》《屠夫的忏悔》《万般皆求乐而不求苦》《魂的苦闷》等等,分别出展“两岸美术观摩展”“灵魂的交响曲画展”“中国当代西藏绘画展”“澳门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展”“第三界中国油画精品品巡回展”“西藏油画研讨展”等。
西热坚参绘画艺术的风格,概括地说,是在艺术形式上,兼有具象表现和抽象表现双重特点的“观念艺术”。直觉感受,他的作品,有的抽象的意象表现特点更强烈,如《灵魂的苦闷》《入胎》;有的作品,如《焚烧眷恋之心》《正念与邪念》,具象表现的艺术特点更强。有人说:“西热坚参的画有对德国表现主义的模仿,德国表现主义是基督教的某一到达点,他的画追求和思考的是佛教,这里或许有类似之处。”
看西热坚参的作品,我时常是憋住一口气,那一瞬间,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他的绘画,除了视觉上,艺术形式的强劲有力,我们会被打动,同时会被牵入神秘疯狂的精神之中,同样被深深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