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青海湖畔环保人士南加:我愿用生命守护家乡

李亚光    发布时间: 2014-10-13 14:45:00    来源: 新华网

  “这里是我的家乡,我热爱的土地,我愿用生命守护,直到终老。”望着一望无际的湛蓝湖水,青海湖畔的环保人士南加坚定地说。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湖中栖息着珍稀鱼种裸鲤,斑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鸟类常在岸边飞舞嬉戏。

  对于世代居住在高原上的藏族人来说,青海湖是他们心中的“圣湖”。每年都有大量信奉佛教的藏族信众从各地赶来青海湖朝圣。在他们看来,手捧三口湖水,一饮而尽,顿觉心胸通透,神思清明。

  “但是,随着湖水和周边环境受到污染,喝圣水的欲望就没了。”南加回忆道,十几年前甚至更早一些,随着大批游客进入高原,青海湖周边的环境污染、破坏现象与日俱增,鱼鸟数量骤减。

南加在向记者介绍身后的小泊湖湿地。
南加在向记者介绍身后的小泊湖湿地。

  南加告诉记者,那时的湖边草原上,废纸、塑料、电池、食品袋随处可见。有些时候,他们一行人把身上备的尼龙袋全都装满,也很难将一片区域的垃圾清理干净。

  “我们的腰包鼓了,生活好了,家园却被破坏了!”南加告诉记者,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正在淡化。

  起初,在湖边植树、种草、捡垃圾的只有南加和他的家人。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越来越多的当地牧民也自发地加入南加的环保队伍。后来,许多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也进入南加的环保队伍,利用网络宣传环保主张,呼唤更多人的关注与帮助。

  “纸:4个月;塑料:200年;烟头:5年;铁罐:10年……”报着各种物品的降解时间,南加和他的队员们将垃圾装入尼龙袋里。

  “现在,不光是在青海湖周边,整个藏区的民间环保组织越来越多了。”南加说,那时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带动一批人投身环保。

  一大批的“南加们”没有想到,他们自发的环保行为居然吸引了外界的目光,国内外的专业环保组织开始进入藏区,用科学的知识指导和帮助他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美丽的高原圣湖正在重现生机。”南加说,“近年来,青海湖的鱼儿多了,鸟也回来了,湖区生态正在改善。”

南加和普氏原羚在一起。
南加和普氏原羚在一起。

  南加今年50岁,细密的皱纹爬上他黝黑的面庞。植树、种草、捡垃圾,南加一干就是20年。“我只想保持家乡的美丽。”南加轻描淡写地描述自己投入环保事业的初衷。

  为了环保,南加卖羊、卖牛,几乎倾其所有。在巡湖护鱼时,南加屡次遭到偷渔者的威胁,命悬一线。看到因迁徙被围栏划破肚皮的普氏原羚,他曾打算租下邻居的1000亩草场供其生息。

  “环保是一场艰辛的拉锯战,稍有松懈就会前功尽弃。”南加说,尽管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但青海湖周边的环境问题依旧严峻。

  “让垃圾远离草原,让湖水重归清澈,让动物各安其所,这就是我的梦想,我会永远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南加说。

  原标题:特写:高原“圣湖”的守护者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