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围漫漫的黄沙丘相比,小泊湖是一块生命的绿洲。这片绿草茵茵,泉水汩汩、流水潺潺,多种野生动物和谐栖息宁静而美丽的湿地,傍依在青海湖的东岸,也许因为小而鲜为人知,所以人们就叫小泊湖。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就是环湖地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栖息地,碧水之中,青草之间,成群成群的黑颈鹤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是它们快乐的家园。后来,随着生态的日渐恶化和人为的干扰,黑颈鹤的家园遭到了破坏。它们无可奈何地离去了,美丽的身影久久没有在小泊湖出现。然而,因为一位叫南加的普通藏族牧民多年的精心呵护,如今黑颈鹤又回到了这里;珍稀野生动物普氏原羚,也来这里生活,它们和睦相处,生儿育女,繁衍生息,并和南加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成群成群的黑颈鹤自由自在地生活
他给两只黑颈鹤一个家
小泊湖畔不仅是黑颈鹤的家园,也是南加的故土,出生在小泊湖畔的南加,对故土有着难以割舍的深情和无限的眷恋,这不光是因为故土的湖光山色的美丽,还有就是黑颈鹤陪伴的身影。他记得那时候小泊湖的黑颈鹤很多,夏季的那段时光,他几乎每天都是在和它们的相处中度过的,他看它们觅食,看它们嬉戏,看它们翩翩起舞,它们给他的童年带来了太多的遐想和无尽的快乐。
据父辈们讲,相传很久以前莲花生大师肩托两只黑颈鹤到青海湖讲经,当时他看到湖东岸荒凉干旱,遂将手中的108颗念珠撒出,珠子落地化成了现在的108个泉眼,泉水逐渐形成了一片湖泊,这就是小泊湖,跟随莲花生大师的两只黑颈鹤飞到湖中驱邪匡正,保护万物,成了这一方的保护神。因了这样的传说,小泊湖畔的牧民对黑颈鹤就更加崇敬,在他们的心目中,黑颈鹤就是给他们带来福气的神,就是他们心中正义的化身。
上世纪七十年代,青海湖环湖地区人畜不断增加,人们还对湿地进行排水、改造,致使大面积湿地干涸。过度开发和人类生产活动的频繁,加之恶劣气候的不断加剧,环湖周围的沙地面积日渐扩大,一些原本绿草丰美的草场渐渐被黄沙吞食,变成了沙漠。后来,湖东岸自南向北修筑了一条公路,这条平整宽阔的现代化快速路,虽然方便了海南与海北的沟通,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却打破了岸东的安详和宁静,很多人跑到小泊湖湿地捡拾黑颈鹤蛋或捕捞湟鱼,受到惊扰的黑颈鹤意识到了生命危险,便依依不舍地选择了离开,数量逐年减少,最后只剩了两只。
眼看美丽的黑颈鹤从小泊湖渐渐地消失,南加痛心急了,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保护黑颈鹤和其他野生动物,保护自己的家园。他曾多次劝说和制止进入小泊湖湿地企图捕捉黑颈鹤的人,不止一次地给他们讲黑颈鹤的故事,但是,谁会在乎一个小孩子的说教呢,一些人仍然执意闯入,根本就没有环保意识的他们,甚至将南加打伤。尽管阻力很大,困难重重,但南加的决心没有动摇,从1994年开始,已长成一位强壮剽悍的汉子的南加,真正成了一个民间生态环保者,不但自己保护还动员乡里的青年保护,他将他们组织在一起,除了放牧,便去巡查。小泊湖周边,地域广阔,既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又有茫茫的戈壁沙漠,他和他的同伴们,起着马几乎每天都要走一遍,遇到不良企图的人,他们都要劝说制止,渐渐地人们都知道了他们这个生态保护小组,有盗猎想法的人也就望而却步了。
1996年5月的一天,小泊湖意外的飞来了两只黑颈鹤,当南加看到久违了的黑颈鹤的身影时,他激动极了,几乎是屏住呼吸远远地看了许久许久,一连几天,他都不敢靠近,生怕惊扰了这来之不易的贵客。也许是感觉到了环境的安全,这两只黑颈鹤非常悠然自得,觅食、嬉戏、起舞是那么的自然,丝毫没有不安的举动。南加的家就在小泊湖108个泉眼的旁边,黑颈鹤的栖息地就在他家的草场上,于是他在禁止外来人员进入这片草场的同时,尽量不让自家的牛羊进入。许多天后,他一点一点地靠近黑颈鹤,将原本自己吃的牛羊肉剁碎撒在湖边,黑颈鹤居然兴冲冲地来吃。以后,每隔几天,他都要去喂黑颈鹤,渐渐地他的孩子也跟着他去喂,没过多久,黑颈鹤就不怕他们了,和他以及的三个孩子关系非常好,孩子们也经常能和它们近距离接触,去喂食时,黑颈鹤就对着孩子们鸣叫、点头,甚至有时候还会跳起欢快的舞蹈。
在南加一家人的呵护下,两只黑颈鹤每年3月份会提前飞来,直到10月份才迟迟飞走。可喜的是,这两只黑颈鹤已经陆续带来了十几只黑颈鹤在这里栖息,繁衍生息。采访时,南加指着离他家有一两百米的地方对我们说:“多年来,那两只黑颈鹤一直就生活在这里,这两天它们的两个孩子已经能飞了,估计今天领着孩子训练飞行去了。尽管现在黑颈鹤越来越多了,但是它们两个我还是一眼就能认出来的。”是啊,多年来,南加一家人对它们倾注了太多的心血,给予的是亲人一样的牵挂和关爱,难怪黑颈鹤会眷恋这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