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青海老藏医尼玛:将传统藏医学代代相传

卢彦蓉    发布时间: 2012-09-14 16:3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青海藏医院主任医师尼玛(右一)和与会者交流。

  青海省西宁市藏医院的门诊挂号费是10元(人民币,下同),而患者拿回的处方单划价往往不足5元。这样的处方单出自青海西宁藏医院老藏医尼玛之手。在青海,尼玛不仅以医术高明而闻名,还因开出的“最便宜的”处方而具传奇色彩。

  尼玛今年80岁,出生并成长在青海湖畔,是青海省藏医院的创始人之一,现任青海省藏医院名誉院长。自16岁开始学医、25岁从医至今,尼玛的藏医学生涯已有60余年。接受过他治疗的患者,常称他阿克尼玛,“阿克”是藏语对尊者的称谓。

  据尼玛的同事元旦尖措介绍,2010年,有位关节炎患者从内蒙古赶赴青海找尼玛看病,路费花了2000多元,当他发现尼玛开给他的处方单只有4元钱时,便紧紧追问:“能不能再多开一点好的药给我,不枉我专程跑一趟。”尼玛听后并未接话,只拿回处方单在上面写下一句话:“是药三分毒,对症下药即可。”

  两个月后,这位患者给尼玛寄来一封信,信中写道:“4块钱的药治好了我近14年的关节病痛,我不得不说您是真正的好医生。”据元旦尖措介绍,这样的事例在尼玛每天的诊断中比比皆是。

  不仅如此,若患者因经济条件无法接受治疗,尼玛还会安排他们吃住在自己家中,自己出钱为他们治病。至今,他为贫困患者减免、捐助的医药费已达20万元之多。

  早在几千年前,藏医学就对藏医行医准则及医德进行了规范,要求藏医具备“惜生爱命、精益求精、以消灭疾病为己任”等十一条医德思想,遵循“阅读医药书籍、与病人互通情感”等七条行医准则。

  对尼玛而言,60年来,这些医德、准则已内化为他的慈念、外化为他的恪尽职守。用他的话来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不同的是,作为一名民族医生,尼玛认为自己还肩负着传承藏文化的责任。

  随着尼玛医德医术美名的远扬,许多来自内地其他省市的患者赶来挂他的诊号。对于这些并非生长在藏区,对藏文化也知之甚少的患者,尼玛开出处方单时还要在每一味药后面注明药材的生长地、药性等。

  “藏药的一部分药材是提炼自矿物、金属等物质,不了解藏医学的人会有排斥心理。”尼玛解释说,“藏医学根植于藏文化,不主张手术开刀,注重化解与调理。因此,我需要患者在相信我的同时,认识并理解藏文化,做到身心配合。”

  虽然16岁出家在寺院学习传统藏医时,尼玛通读了《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藏医药经典著作,但他认为传统藏医口口相传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藏医学的停滞和流失。因此,“不妄自菲薄,不固步自封”成为他时刻为自己鸣响的警钟。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尼玛开始与同事一起研究藏医的成药配方及生产,先后参加了《藏医药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调整作用研究》、《藏医放血疗法及临床应用》等科研工作,并与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联合培养藏医学人才。

  据统计,至今,由他亲自操作、指导“炮制”的藏药品不下200吨,由他主笔、参与、编撰的著作、教材、论文逾百部,而他教授的藏医药人才也已近400人。

  “桃李满天下”是让尼玛最感欣慰的事。但做他的学生,要修满学分并不容易。每逢暑假,每位学生都会收到尼玛开来的处方单,上面写着他们本人在这学年中配错或疏漏的药材。此后,尼玛会带领学生到巴颜喀拉山、布尔汗布达山、祁连山等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及青海塔尔寺、甘肃拉朴楞寺等寺院去采集药材,仔细认药,并学习藏药炮制工艺。

  “藏医之所以独到,就因为有生长在高原区域的药材。这是传统藏医学的精髓和宝藏。只有认药、识药、懂药性,才有可能做一个合格的藏医。”尼玛说。

  如今,已届耄耋之年的尼玛依然坚守在青海藏医院的诊室里,因为慕名而来的人愈来愈多,他每天至少要接诊60位患者。大多时候,甚至没有午饭时间。即便如此,尼玛也不想停下脚步。

  “我会坚持到我动不了的那天。作为医院里最年长的藏医,我需要为年轻医生做表率,我希望他们知道做医生就应不遗余力地治病救人。作为老师,我更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将传统藏医学系统完整地学习下来,并且代代相传。”尼玛最后说。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