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徐凤翔:壮心飞向珠峰麓

刘晓星    发布时间: 2011-10-14 08:30:00    来源: 中国环境报

  徐凤翔,1931年生。她毕业于南京林学院,1985年调入西藏工作,系西藏农牧学院森林生态学、高原生态学教授,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创建人、第一任所长,北京灵山生态研究所创建人、所长。40多年来,她考察了我国65个主要林区,撰写了多篇论文和专著,其中有:《中国西藏山川植被》、《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研究》、《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等。2003年徐凤翔获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地球奖”。


徐凤翔

  她,47岁选择进藏,只身一人前往人迹罕至的高山林海,上攀珠峰大本营,下临墨脱幽谷,西达阿里、羌塘,东越横断山脉。

  她,寻绿六十载,风餐露宿寻常事,孤苦艰险不言愁。

  她,创立了高原生态学科体系,被认为是高原生态科研教育和环境保护的先驱,更被藏汉民众亲切地称为“森林女神”。

  她就是徐凤翔。20世纪80年代,一部以徐凤翔为创作原型的报告文学《小木屋》,让徐凤翔扎根西藏林海、拓荒高原生态研究的事迹广为流传,感动了亿万读者。如今,80岁高龄的徐凤翔已是白发满头,却依旧情怀激越、壮心不已,潜心环保科普教育,以警醒世人:善待负重之大地,留存薄产于子孙。

  “末春三月江南绿,东风和煦花锦簇,柳丝千条关不住,壮心飞向珠峰麓。”她写下诗歌用以表达自己心系、行系西藏高原生态的坚定意念。

  我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梁希先生的优美诗文“让黄河流碧水,叫赤地变青山……”,改变了徐凤翔的人生轨迹。5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新华书店看书的徐凤翔读到了这首描写生态的诗歌。从小就酷爱文学的徐凤翔一下子被这优美的诗句和诗句中所传达的意境深深吸引。正是这首诗让徐凤翔从此与环保结下情缘,原本偏爱文学的她以身许绿,报考了金陵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前身),学习林业生态专业。

  “我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投入感情,深入而扎实地学习林业生态的各种知识。我对每个专业课程都兴趣盎然,采用探究的思路进行学习。我非常享受学习的过程,正所谓情到深处无法自拔。”回想起50年前的大学生活,徐凤翔的愉悦之情自然流露于言表之中。

  大学时期的徐凤翔怀揣着“让黄河流碧水,让荒岭变青山”的梦想,在毕业之时申请到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工作,可让她当时有些“遗憾”的是最后被分配留校任教,但这丝毫没有改变她对大自然的向往。此后,徐凤翔在南京林业大学从事森林生态的教学科研工作,直到1978年,她的生活和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变。当时西藏林芝的农牧学院需要老师教授两年的森林生态学课程,而徐凤翔所在的南京林学院正好有一个援藏的名额。47岁的徐凤翔听到这个消息,一阵激动,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她已经是南京林学院的副教授,有着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入藏援教似乎不太现实,但徐凤翔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对于高原缺氧的问题,她也自有一套理论:“对于高原的气候与环境,男人与女人相比,女人更适应一些;年轻的与年长的相比,年长的更适应一些;身体强的与身体弱的相比,身体弱的更适应一些。从这3个方面考虑,我都占优势。”年近半百的她辞别了家人,背起行囊,毅然来到了被许多人视为畏途的雪域高原。

  记者问起,当她离开同在林学院当教授的丈夫和可爱的儿女,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时,徐凤翔说:“临走时我写了4首诗,有一首是写走时心情的:‘末春三月江南绿,东风和煦花锦簇,柳丝千条关不住,壮心飞向珠峰麓。’这个‘关’字,就是说现有的一切都拴不住我。还有一首诗的后两句是‘毋须反顾江东岸,留得余晖耀栋梁’,也表达了我坚定的意念。”

  赴藏之前,徐凤翔就十分关注西藏的生态状况,当时关于高原生态系统的资料十分有限,但她还是从有限的资料里了解到西藏的生态绝非想像中的那样物种稀少、荒凉凋敝。

  到达西藏以后,徐凤翔看到的是比想象中还要美许多倍的大自然。徐凤翔说:“山地温带,有一些大林子,最密的地方,1公尺蓄积量3800多立方米。树大到什么程度呢?1米多,甚至2米多直径,树高50、60米的大树比比皆是。这些树木庄严肃穆,伟岸崇高,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的感受,在它们面前我只能臣服。”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