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在重建时代--记中国电建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康明、张玉娟夫妇
张玉娟站在寒风中,脸颊通红,嘴唇干裂。3年来,除了蓝色工作服,她没换过别的衣裳,然而在丈夫康明的眼中,她却是世上最美丽的女人。
是同学,也是同事;是夫妻,也是“战友”。在青海玉树,夫妇俩就像酥油融进了热茶,相依相伴,奋斗在灾后重建的第一线,一起度过了3年艰苦的岁月。
回忆1998年刚从学校毕业的日子,二人双双被分配到中国水电四局工作。15年来,为了履行爱的承诺,二人肩并肩走过了黄河万家寨水电站、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拉西瓦水电站、玉树灾后重建现场。虽然一直疲于奔波,却始终未曾分离,即使父母、孩子都相隔千里。他们说,一家人里面至少要有两个人在一起才能算个家。
3年前接到援建任务,康明没来得及与张玉娟道别,连夜从西宁赶到平均海拔4000米的玉树。9天后,从未上过高原的妻子追随丈夫的足迹,也主动请缨来到了玉树工地。
“舍不得让他一个人受累,只要两人不分开,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张玉娟说。
初来乍到,二人白天头疼得要裂开,晚上怎么都睡不着,眼看着妻子原本白皙的皮肤“像煮熟的土豆一样爆开”,康明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过。
玉树每年只有5个月有效施工期。康明发愁的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推进施工进度。刚来时,夫妻俩对藏式建筑风格了解不多,“帮安”“干戈”“格桑”“东玛”等藏式建筑名词闻所未闻,两人一起学习钻研,3年下来成了藏区民居的专家。
高原的天气瞬息万变,缺氧的环境造成身体抵抗力变弱,感冒成了家常便饭,“刚开始可以扛两天,后来必须打点滴,现在打点滴作用也不大了。”康明说。
从人头攒动的康巴风情商街、红卫滨水休闲区,再到“见牛不见人”的小苏莽乡农牧民安置点,康明的身影无处不在,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说是在一起工作,其实一天只能清早和深夜见面。”张玉娟说。
如今,每当夫妻俩沿着扎曲河行走在曾经挥洒过汗水的工地上,面对精美的雕梁画栋、艳丽的彩绘,他们总会驻足良久。“3年辛劳换来如今的成果,吃再多的苦也值。”
康明每天在外顶风冒雨,张玉娟的工作也不轻松。来玉树前她一直从事技术工作,在指挥部却干起了文案工作。面对复杂的合同拟定,她带着工作人员到工区盯着现场了解工人、设备、材料的配比情况,并详细记录在工作日记里,终于拿出了集团玉树重建指挥部的第一份合同模本,成为各个工区借鉴的范本。3年下来,她的工作笔记摞起来有一尺多高。
走进二人的“小家”,15平方米的板房被张玉娟收拾得窗明几净,办公桌上的文件分门别类,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有一位好媳妇在身边,康明让每个人羡慕不已。
张玉娟说,来到高原后,每天走在文成公主当年进藏的路上,她听到过许多美丽浪漫的故事,然而与丈夫厮守于此,所有的一切都无关风月。“我们的感情无关策马奔腾的草原,也没有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劳累一天有他悄悄放在案头的水果,他能每天穿上我洗净的衣服,足够了。”
康明说,重建3年里,他们目睹了一座城市的重生,夫妻俩的感情也因为这3年更加深厚。
“都说患难见真情,我俩老夫老妻在这里更加感到相知相守不易。”张玉娟笑着说。虽然远在甘肃老家上初中的女儿一天天成长,夫妇俩不在身边成为最大的遗憾,但他们坚信,这份相濡以沫的情感是家庭最坚不可摧的支柱。
“重要的是,我们能一起见证玉树的重生,看见每一滴汗水都浇灌出果实,这是最大的满足。”康明说。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