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山南藏家出了个“养鸡女状元”

吴光于 陈寂    发布时间: 2011-07-04 13:46:00    来源: 新华网

  凌晨1点多,雅鲁藏布江畔西藏乃东县的贡桑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社长益西卓嘎带领工人们消毒,抓鸡,装箱……直到凌晨4点半,当2500只鸡仔和两吨饲料全部装上卡车,她才长舒一口气。

  益西卓嘎是山南地区有名的“养鸡女状元”,她养的鸡占据着山南全部、拉萨1/3的鸡肉市场。“益西卓嘎”在藏语里意为“智慧白度母”,丈夫甘学东则说她“聪明好学、为人善良、性格倔强”。

  36岁的益西卓嘎出生在山南地区索珠乡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养鸡,她从小就不陌生,记忆里外婆常常用身上那块破旧的“邦典”(藏式围裙)兜起青稞和麦皮,喂给家中几只散养的藏鸡。

  21岁那年,在县城打工的益西卓嘎与在山南部队服役的湖北小伙甘学东相识相爱了。益西卓嘎随甘学东来到湖北武汉新洲区,在那里,人们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先进的设备、庞大的规模让益西卓嘎眼前一亮。她三天两头往养殖场里跑,仔细观察、记录从孵化到打疫苗、喂食等每个步骤。

  2003年,益西卓嘎和丈夫带着养殖技术回到了山南。最初的鸡场只有几平方米,养了200多只鸡。夫妻俩就在鸡场后面树林里搭帐篷。一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一半当鸡圈,一半当住处。 

  益西卓嘎一家创业的那几年,正逢西藏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全区整合资金10多亿元,发展起200多个特色产业,山南正处于藏中藏猪藏鸡特色产业带。“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头两年的鸡苗都是国家免费提供的。”益西卓嘎说。

  鸡场逐年扩建。2008年,益西卓嘎吸收当地的养殖户成立了合作社。 “青脚麻鸡肉色青,口感好;黄脚鸡长得快;藏鸡个头小,饲养周期长,但营养最高……”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藏族妇女介绍起“养殖经”来滔滔不绝。

  在合作社,夫妇俩各自顶起半边天:进鸡苗、卖鸡的工作由丈夫承担;管理合作社、与养殖户打交道的事则由益西卓嘎来管。一个住新场,一个住老场,虽然距离不远,却因为忙碌常常好几天见不上面。勤劳的双手带来蒸蒸日上的事业,去年合作社一年收入就过了100万元。

  在益西卓嘎夫妇的带动下,去年合作社的100户成员平均收入1万元。合作社还经常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人多的时候超过百人,挤得培训室坐不下。“我们在山南、拉萨有3个场区,35名工人基本都是当地农牧民家的孩子。大家共同致富是我最高兴的事儿。”益西卓嘎说。

  面对未来,益西卓嘎自信满满。 “去年我们向外运了120万只鸡,今年的目标是150万只。”如今的合作社,已经装备自动孵化机、自动饮水机等设施,夫妻俩计划再加大投入,把自动除粪和添食的设备也装上。

  益西卓嘎的小儿子在武汉上小学三年级,特别爱吃炸鸡腿。“我希望有一天,他吃到的炸鸡是用来自我们山南的鸡做成的。”益西卓嘎面带微笑,脸上写满对未来的畅想。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