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阿洛松带领西藏僜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罗旭    发布时间: 2011-06-27 16:47:00    来源: 人民网


沙琼村的村委会主任阿洛松 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经过1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记者随“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中央媒体重走进藏路”采访团从西藏昌都地区来到了西藏林芝地区号称“西藏江南”的察隅县。

  在察隅县上、下察隅镇,有一群很特别的人,他们人口极少,只有1500多人,虽然没有文字,但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走出深山老林,分田地,建房屋,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就是僜人。

  24日,记者乘车3个小时来到了僜人主要聚居点察隅县下察隅镇沙琼村,去沙琼村的道路两旁,多数是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湍急的河水。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修路,僜人想与外界联系是多么地困难。

  沙琼村位于中印、中缅交界处,在这里,居住着一位传奇式的人物阿洛松,他原来是僜人部落的首领,而现在,他是沙琼村的村委会主任。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僜人开始下山居住,当时主要是靠政府救济,可是怎么能老靠救济呢,我们得自己想办法致富。”阿洛松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阿洛松家的牛头挂满墙壁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僜人下山以后,终于结束了数百年来刀耕火种、打猎为生的生活,在阿洛松的带领下,他们开始种地、养牲畜。现在的沙琼村,通水、通电、通路、通邮,家家户户都能收到广播电视。阿洛松还邀请农业专家为僜人指导种地,农业已经实现了部分机械化,现在已经使用拖拉机耕地了。

  破除旧的生活习惯也是阿洛松致力做的一件事。阿洛松家的一面墙上,至今挂着55个牛头,煞是壮观。以前的僜人,只有杀牛之后将牛肉免费分给外人吃,才能够将牛头和牛皮留在家里,把牛头挂在墙上,于是牛头多少就成了财富的象征。

  很多僜人家庭都互相攀比牛头的数量,经常杀牛。为了破除这种陋习,阿洛松带头不再为了拼富而杀牛,他把竞争方式变成了经济的竞争,引导村民做好农业,挖药材,输出剩余劳动力,互相比拼着走向致富路。现在,安居工程使全部群众住进了新房,家庭医疗账户建户率达100%。

  下察隅镇镇长姜治强说,阿洛松去年到今年一头牛也没杀,他捐献了8万元给藏族边境村松古村,帮助30多户贫困户修了天花板,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环境。去年,阿洛松还给当地的学校等单位捐款两万元。

  阿洛松是过去僜人的首领,更是现在沙琼村的村委会主任。他领着僜人下山,又想方设法带领大家致富,在僜人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威望;他有着较好的经济头脑,善于抓住机遇,带领大家致富;虽然年过花甲,但阿洛松走南闯北,他流利地掌握着汉语、藏语和僜人自己的语言。正是因为这一切,1998年,阿洛松第一次当选为沙琼村的村委会主任,至今仍然是村主任。

  现在的阿洛松,正在带领僜人发展旅游业。沙琼村的服饰和银饰制作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手抓饭正在积极申报“非遗”保护项目。政府帮助沙琼村建立了旅游景点,并争取国家投资70万元建立僜人度假村。僜人文化博物馆也在不断地丰富着收藏品。

  沙琼村村民、下察隅镇党委副书记达波牛·达友松说,作为僜人,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现在政府非常支持民俗旅游,他自己也非常看好这一块。

  经济发展了,教育更不能落后。现在的僜人聚居区,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00%。“党交给的任务保证完成。”阿洛松掷地有声。


阿洛松家的后院 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