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西藏那曲的第三天,那曲县罗玛镇12村村长布罗布走进了记者的视野。布罗布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宝贝男孩”,他的父母以此寄望他成为藏北草原上最宝贝的男孩。
在罗玛镇镇长达瓦顿珠的眼里,45岁的布罗布是全镇的经济带头人,也是镇里重点扶持的对象。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布罗布用自己辛勤的付出,改变了原本贫寒的家境,成为镇里有名的富裕户。
6月22日上午,蓝天白云下的草场,被夜间的一场雨洗得越发碧绿。在布罗布带领下,记者走进了罗玛镇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奶制品加工销售点。站在销售点不远处,就能看见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
布罗布的酸奶最远卖到了拉萨等地。每当火车轰鸣着从销售点屋后经过,布罗布总会禁不住哼起牧歌。
2005年6月,没有上过几年学的布罗布抓住机遇,投资72万元,在罗玛镇建立了首家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主要销售奶制品。这一做法使得周边牧民的畜产品流通到市场,并有效解决了边远村落畜产品流通不畅、销售困难等问题,拓宽了牧民群众的增收渠道。
罗玛镇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奶制品加工销售点有酸奶加工厂房两间、销售厂房两间、冷藏库房两间、仓库3间。销售点建立以来,布罗布逐步带动周边368户牧民、2145人共同致富,人均收入年增4500元。
布罗布还从申扎县购进基础母牛148头,全部放在相对贫困的9村15户牧民家中。牛奶则由布罗布以高出市场价1元的价格,从牧民手中购买。
在这样的感召和带动下,2008年,布罗布被当地牧民推举为村长。2009年,罗玛镇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奶制品加工销售点被团组织设立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面对这块含金量极高的牌子,布罗布脸上满是自豪。
在奶制品销售点效益良好的情况下,布罗布又开办了“远吉式牧家乐”。“牧家乐”自开业以来,带动13户贫困牧民走上致富路。
2006年7月,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通车后,那曲的游客明显增多,布罗布的“牧家乐”也火了起来。
“游客很乐意到我们这儿喝喝甜茶,吃吃酸奶,体验西藏的风俗文化。”布罗布不无骄傲地说。
“牧家乐”的选址很讲究,离城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远吉式牧家乐”就建在那曲火车站与那曲地区行署所在地的中间地带,是游客下火车后,投宿那曲的必经之地。
“牧家乐”的建设并不复杂。在离公路不远的草地上,搭起帐篷,再为游客提供一些甜茶、酸奶、风干肉、啤酒,就可以了。对那些向往雪域高原风情的游客来说,有这些就够了。他们可以躺在草地上,晒晒太阳,看看蓝天,也可以在帐篷里喝茶、聊天,甚至还可以和当地牧民一起跳舞。
许多外地来的游客都认为这儿的酸奶很好喝。布罗布说,这里的酸奶是牧民自己制作的牦牛奶,很新鲜,不掺一点儿水。
设在草原上的“远吉式牧家乐”有13顶帐篷,平均每天接待上百名游客,最多的一天接待了200多人。生意最好时,一天可挣1万多元,年均收入达30万元。罗玛镇的13户贫困牧民以劳动力方式参股,在牧家乐从事服务工作,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每年还有不错的收入。
罗玛镇镇长达瓦顿珠告诉记者,如今,“牧家乐”已成为藏北草原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布罗布富起来了,成为藏北草原上真正的“宝贝男孩”,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村里的困难牧民。每年,他都会购买粮食、衣物和生活用品,去慰问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和孤儿。
身为村长,布罗布想到,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只有培养好下一代,牧民的子女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近年来,他共拿出10多万元,用于援助贫困户儿童。
布罗布的身影还经常出现在各种捐款仪式上。在汶川特大地震中,他带头捐款1.2万元;在青海玉树地震中,他捐款两万元。
布罗布经常在牧民群众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身边的牧民懂得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作为发展牧民经济的带头人,布罗布说,他要让群众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让西藏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