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惠强(左二)与同事在野外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洛桑 摄
他工作的足迹遍布雪域高原。
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西藏这片广袤的土地。
他是西藏乃至全国化探行业的佼佼者。
他就是201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西藏自治区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兼化探项目负责人陈惠强。
地质工作中的多面手
1985年,陈惠强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查专业,毕业后他自愿申请进藏工作。“西藏虽然条件艰苦,但是资源丰富,是我们地勘人最能实现事业梦想的地方。因为想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来到了这里。”陈惠强的话语间流露出的信心和决心,还像当年那样坚定。
正是有了这种满腔的热情和对事业的执着,造就了陈惠强遇到技术问题必须弄懂了、研究通了的坚毅个性。陈惠强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物探,而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组织安排,他更多的时间是从事化探专业工作。为克服跨专业学科的困难,他从最基础学起,虚心向同行、前辈请教。自治区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王永智说,通过刻苦的学习,他掌握了化探专业知识,在日积月累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成长为单位屈指可数的、能够独立承担物探、化探不同项目等级工作内容的多面手。
工作中的陈惠强不畏艰险、孜孜不倦、精益求精。20多年来,他一直奋战在野外一线,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西藏地质事业中,以科学严谨的作风和认真务实的态度勤奋敬业、开拓创新,为西藏地勘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先后主持编写地质报告13部,参与编写的大型地质成果报告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基础性地质项目达40余个,提交中型铜铅锌多金属矿2处,提交金、铜钼、铅锌矿普查基地5处和优势金属矿种矿点储备地20多处;主持完成区域化探、矿调20余万平方公里。近10年来,他主持的项目组工作均被评为优秀;他个人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地质科技奖人选、“西藏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化探行业的“拼命三郎”
陈惠强在专业岗位、野外一线一干就是26年,且无怨无悔,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了高原的地质事业。他用自己的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
为了尽快摸清高原资源家底,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每年的5月至11月,陈惠强都是在野外东奔西跑搞科研,没有正常的吃饭、休息时间,每天徒步往返数十公里,同时还要负重二三十公斤的样品。在荒原上披星戴月、顶风冒雨,回到住处已是凌晨二三点,是化探工作者司空见惯的事;遭遇高原攻击性野生动物、暴风冰雹雨雪天气、陷车、交通事故、生活物资匮乏、伤病等,也是化探工作者的“家常菜”。野外工作很辛苦,也十分枯燥,但每当有大的发现时,都会让陈惠强和他的同事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觉,有说不完的话题。
工作中的陈惠强就好似一个“拼命三郎”。1988年春节期间,单位的大部分职工都已休假回内地与亲人团聚,陈惠强却主动请缨,带领3位藏族同事守护在海拔5000米的班戈县雄前铬铁矿生产工地。在零下30℃的严寒气候条件和缺氧的艰苦环境里,他和同事顽强坚守4个月。2002年,他带领一个项目组承担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地球化学环境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项目时,工作实施区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克服生活物资匮乏、陷车等困难,如期完成了工作任务。
与各族同事情同手足
对工作一腔热情,对同事,陈惠强也同样真诚热情。同事扎西达瓦还深刻地记得,2001年自己刚参加工作时遇到的一件事情。“那一次,我和同事在仲巴县的一个无人山沟里执行任务,天色已晚,准备回宿营点时,遇到山洪暴发,使本来只有30余米宽的小河被冲刷成300多米的洪流带,我们被困在山坡上,脚下就是湍急的洪水,心里十分害怕。正在我们焦虑无助时,陈工程师带领其他同事及时赶来营救我们。在想尽了各种办法也没有把我们救出的情况下,陈工程师就开着车灯,在河对面苦苦等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水势渐渐退去,大家选派一名身体壮实、水性好的同事把被困的我们连同设备、样品安全带回。
自治区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格桑次仁和陈惠强共事10多年,他这样评价陈惠强:严于律己,宽厚待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把最苦、最累的工作留给自己,把温暖照顾送给别人。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还是担任专业技术职务,陈惠强始终保持着一个地质工作者的光荣本色,不张扬、不骄不躁、谦虚谨慎。
陈惠强就像一颗默默无闻的铺路石,在平凡工作岗位上20多年如一日,把聪明才智和美好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西藏地质事业,用理想信念和忠诚敬业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