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人物

崔士鑫:《西藏日报》,一样的事业一样的家

常红    发布时间: 2011-06-22 11:08:00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热情、豁达、善谈,思维敏捷,他身上有着媒体人特有的激情。

  崔士鑫,人民日报社援藏干部,西藏日报社第一副总编辑。带着人民日报记者特有的热忱,2007年7月,崔士鑫通过自愿报名,由人民日报社委派,来到《西藏日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一年后,他带领的团队,共同策划的“雪域边线行”报道,荣获2009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成为西藏日报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西藏新闻界独立策划的报道获中国新闻作品最高奖的第一次。

  三年的工作转瞬而逝,第五批援藏结束之际,“一次援藏,一生情缘”的感言,寄寓了三年来他对西藏积淀的深深的情愫。当面对同事们的极力挽留时,崔士鑫选择了留下,义无反顾地转成了第六批援藏干部,开始了新的三年工作。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他一直践行着援藏干部身上最为宝贵的“老西藏精神”。

  初入西藏,连续值夜班3个月

  1995年,孔繁森逝世一周年之际,崔士鑫第一次来西藏,当时身体适应比较好,西藏的壮美河山也在他心里打上深深烙印。

  2004年,作为《人民日报》时政记者的崔士鑫就开始报名援藏。2007年援藏梦想终于实现。

  已有18年工作经历的他,当时,对人民日报社的各种编采业务已相当熟悉。《西藏日报》作为自治区党报,与《人民日报》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这成为他做好援藏工作的“先天优势”。

  2007年8月2日,崔士鑫正式到西藏日报社报到上班。当年的7月1日,《西藏日报》刚刚改为彩报,新上了方正文韬和飞腾组版系统,而《人民日报》早在2000年已开始使用这两个系统,对相关流程极为熟悉的崔士鑫,很快把《人民日报》的编报经验融入到《西藏日报》的工作中。积极发挥着联系人民日报社与西藏日报社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在人民日报社就经常上夜班的崔士鑫,对凌晨一两点休息已习以为常。只身来到西藏的他,克服心跳加剧、睡眠不沉等高原反应所引起的种种身体不适,一开始就连续上了近3个月的夜班,一直到2008年的春节前夕。

  他不知疲惫的奉献与拼命地工作由此开始。

  带来“栏目立版,言论带版,策划强版”理念

  来到西藏日报社以后,崔士鑫很快意识到,《西藏日报》缺少好的栏目与言论,版面缺少统一风格与指导性。在这些方面,《人民日报》有现成的经验。经过调查研究,他提出了“栏目立版、言论带版、策划强版”的思路,把《人民日报》的好经验好作法带过来。

  随着媒体同质化的日益加剧,言论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西藏日报》改版后出现的问题,崔士鑫一方面提出以栏目定版面,用栏目规范版面内容与形式,减少编辑安排版面内容的随意性。同时,他还一手创办了“雪域热评”栏目,日后发展成为《西藏日报》言论方面的王牌栏目。同时也为《西藏日报》培养出一批写言论的高手。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