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深入到西藏基层的县级中学,一定会被那些远离父母家人的年轻人所感动;如果你能默默地在他们的课堂上倾听,你会为他们在课堂上的执着所感动;如果你在他们身边生活一段时间,你一定会为他们的坚持所折服。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年来,一批又一批年轻人从祖国各地踏上这片离天空最近的神圣国土,他们默默地在西藏生活过,或者还在继续生活着。茫茫高原路,大多数援藏者无声地来,又无声地离去,没有“伟大”的称呼,没有“奉献”的赞美,对他们而言,援藏是一种人生经历,更是一种人生应尽的责任。
郭丽园近照 范登科/摄
郭丽园,在西藏那曲巴青县从教的山东女孩,在跟记者的言谈中一直重复着上面的话,她说,从烟台到西藏民族学院上学,然后又来到青藏高原从事教育事业,对她来说,就如同必须要经历的人生一样,如同划定好的人生轨迹一样必然,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们不伟大,起码自己没这样想过,西藏只是我生活、工作的地方。”郭丽园说,今年是她在西藏的第五个年头,在西藏时间久了,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看做西藏人了。“有时候在回老家的火车上听到有人谈论西藏,当有人说的情况不符合西藏实际的时候,自己总会善意的跟他们解释。”那应该是一种类似于亲情的感情。有人曾说:母校是什么,母校就是你能骂一千句一万句,却不允许别人骂一句的地方。在西藏工作的年轻人面对西藏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不是没有过抱怨,但是一旦投入了西藏的怀抱,就会产生这种类似于对母校的感情。
“刚来到西藏的时候,还是有些不习惯的。”那时候她养了一只猫,每天下班后就是那只猫陪伴着她。郭丽园说道,她很喜欢猫,在网上的名字也和猫有关。后来那只猫不见了,她就开始关注学校附近的那些流浪狗,“西藏是动物的天堂,在这里,流浪狗有自己的生存空间。”郭丽园讲,流浪狗的数量太多,有的老师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狗的叫声吵醒,影响了睡眠,后来,人们就把狗抓起来送到别的地方去了。“后来,有条狗又跑了回来,再后来,那条狗还生了小狗狗。”
郭丽园(第二排左二)和她的学生们
在西藏,每一个生命都在充满尊严地分享着这片雪域高原,在西藏,人们对生命是满怀敬畏的。
巴青县因为盛产虫草,相对于藏区其他地方来说是个比较富裕的地方。早些年,一到挖虫草的季节就有很多学生请假回家挖虫草,由于挖虫草来钱快,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就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孩子只要会挖虫草就可以挣很多钱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意识的改变,这种情况也在逐步变化,“很多人已经认识到滥挖虫草,虫草总有挖尽的那一天,而且破坏了植被。”这当然和学校持之以恒的对学生教育有很大的关联。
“巴青地区每年夏季赛马节的时候,会有很多牧民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那时候,巴青县赛马场附近会形成一个五颜六色的帐篷城。”郭丽园说,那时候的巴青,会有很多的生意人来经商,汉族和藏族以及其他不同民族之间的情谊在此展示的淋漓尽致。
在西藏执教的时间久了,会有很多事情让自己感到温馨。“有时候去打水,路上遇到学生的时候他们会很主动地跑过来帮老师提水,有时候看到学生小小的身体,就很心疼地对那个孩子说,等以后吧,现在老师不累。”郭丽园充满欣慰地讲到,“已经毕业的学生给自己打电话问好的时候,自己也会很开心。”
谈及以后的打算,郭丽园没有明确自己是否会在西藏一直待下去,如同其他喜欢怀揣着梦想四处飘荡的年轻人一样,郭丽园也有自己的梦想。
“西藏是我的生活、工作的地方,这段经历无论激情还是平庸,都是我的人生财富”。郭丽园是个八零后,有人说这代人是被汶川大地震唤醒的一代,他们有激情,有强烈的责任感,敢于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的八零后、九零后以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奔赴西藏,去体验一种生活,去净化一种人生。
(责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