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5年起中央实施对口援藏、定期轮换的援藏政策以来,各省(市)、中央国家部委以及中央骨干企业援藏干部积极依托内地的资源、市场、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为西藏引进项目和资金,有力地增强了受援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各种资源配置与流动日趋合理。
但随着援藏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也暴露出来,比如人才断裂问题、设备闲置问题、过度超前问题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援藏工作的难点和症结所在,如果不加以解决,必将会影响整个援藏工作的大局和效能。
作为援助方来说,在考虑项目援藏的时侯,要充分考虑西藏当地实际情况,只有把人员、设备、资金整合成受援地急需的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才能发挥项目的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避免“样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实践证明,援藏需要资金、项目的援助,更需要先进的观念、制度的援助。援藏干部在带来资金、技术的同时,也要将内地的先进思想、观念、制度带进来,由“输血式”向“造血式”援藏方式转变,为援藏工作走出一条新路。同时,要根据西藏“十二五”规划,引导资金、项目集中投向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扶持落后地区发展等领域,把援藏工作做出实效,真正做到“有志而来,有为而归”。
作为受援方来说,要充分认识到,实现西藏的快速发展,最根本的要靠西藏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国家支持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把国家的优惠政策与发挥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立足自身优势,改变陈旧观念,坚持无偿援助与互利合作相结合,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丰富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就业援藏、科技援藏和金融服务援藏的内容,共同推动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责编: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