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宜宾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新龙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入驻新龙以来,在宜宾市、甘孜州及新龙县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组织、统战(援藏办)、教育、卫计等相关部门关心指导下,围绕“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坚持“七抓七明”,转换角色,融入藏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提升援藏工作实效。
抓党建 明方向
工作队35名队员(其中中共党员22名)入驻新龙后,坚持以党建带队伍,成立临时党支部,每月开展支部会议和集中学习,传达贯彻中、省、市州、县重大会议、重要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队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纪律意识,统一思想、政治和行动。
根据形势要求,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加强发展党员工作,在援藏干部人才中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目前正式吸收4名入党积极分子,明确了8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对全体党员进行了年度民主评议,支部凝聚力增强。
抓思路 明重点
根据省、市州、县对援藏工作要求,工作队抵达新龙后,赓即深入学校、医院和区乡、村组,在对维稳形势、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农牧增收、教育卫生现状和援建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一个主题、三项重点、三条要求、三大方法”为主要内容的“1333”援藏工作思路。
“1333”援藏工作思路,突出“藏汉民情一家亲,宜宾新龙心连心”工作主题,明确“项目援建促发展、技术援助惠民生、真情援藏维稳定”工作重点,提出“服从大局、融入新龙、履职尽责”工作要求,注重“用心做好藏区人,用情说好藏区话,用力办好藏区事”工作方法,为援藏工作指明方向,找准切入点,明确工作重点。
抓内控 明制度
“工作队要代表宜宾的形象,临时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每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工作队时刻这样严格要求全体队员。思想上统一认识,明白组织交给的任务,清晰自己的职责,坚持杜绝“差不多”、“将就过” 和“不关己”等错误思想;立足岗位,用“实干”思想指挥援藏行动。
根据省、州、县《援藏干部人才管理暂行办法》,设置了学习、纪检、宣传、安全、项目、民宗等10个干事和机关工作、教育教研、卫生医疗3个联络小组,制定了请销假、涉密涉藏、考核管理、经费管理等11项内控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结合正在开展的“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确立了“七禁七不”工作纪律要求。同时,编印了《援藏工作手册》、《常用藏语学习简本》,确保援藏工作顺利开展。
抓项目 明职责
按照“贫困绝不能创造力贫困、落后绝不能战斗力落后”工作要求,强化“为民务实清廉”意识,努力当好“三员”。一是当好发展服务员。倾才倾智,用心用力服务新龙发展;带进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为藏区农牧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二是当好民生协调员。立足挂职岗位,干好本职工作,主动对接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对口支援项目建设。三是当好稳定维护员。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心系基层群众,热情接待来访,耐心释疑解难,化解矛盾纠纷。
强化项目法人、公开招标、工程监理等依法管理手段,主动督查指导通村油路、人饮工程、跨江大桥、藏居改建等宜宾援建项目,发挥宜宾援助资金在改善藏区农牧民群众吃水难、行路难、教育难等方面的“聚力增效”作用。积极开展结对认亲、同心同向、爱心帮扶、主题宣教、结对共建和幸福工程等六大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对口支援新龙教育、科普宣传、安全人饮等民生项目类资金120余万元,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优先考虑新龙最突出、最紧迫的民生改善、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等项目,完成2015年度援建项目的筛选、初核、审定、申报等工作。
抓帮带 明模式
工作队率先开展“传帮带”活动,建立“1+N传帮带”模式,35名队员共“传帮带”藏区年轻干部人才151名。“传帮带”对象都通过所在单位和组织部门的筛选、推荐,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和开拓进取意识,能够适应急难险重岗位。
“传帮带”主要采取集中培训、外派学习、现场指导、学术调研等方式进行,目前部分队员已与原单位达成共识,择机将“传帮带”对象带回宜宾挂职锻炼学习。在“传帮带”工作中,全体队员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永远不走的藏区干部人才队伍”,为促进新龙转型发展、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抓宣传 明大势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营造正能量。既加强向农牧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也把藏区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风貌宣传出去,激励援藏干部人才真情奉献、真心援藏。为此,工作队建立了援藏工作QQ群,每日收集工作情况;创办了《援藏工作动态》简报和《援藏动态》队报,定期向援、受两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工作。
截至2014年底,工作队编发《援藏工作动态》21期、《援藏动态》4期、电视宣传9期,66篇宣传稿件被《省对口支援藏区工作简报》、宜宾日报、宜宾晚报、甘孜日报、《甘孜组工信息》、《雪域先锋》、《情系甘孜》及中国经济网、中国民族宗教网、央广网、中国西藏网、四川党建网、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等媒体采用。
抓考核 明实效
工作队创新制定援藏干部人才作用发挥量化经常化考核办法,激发援藏干部人才干事创业激情,鼓励大家多为藏区发展、民生和稳定做实事。《考核办法》分为量化考核和经常化考核两部分,分别赋予30%和70%的权重。其中,量化考核包括县委、县政府对受援单位的目标考核、受援单位对挂职干部的考评和援藏工作队内民主测评三部分;经常化考核包括领队、副领队和各位干事、组长的考评。
通过量化经常化考核,实现工作队考核管理与受援单位考核管理相统一,对援藏干部人才总体评价与日常表现相统一。队员表现好不好,藏区干部群众说了算;工作实不实,工作实际成效说了算;优秀不优秀,量化经常化考核结果说了算。
原标题:宜宾援藏新龙“七抓七明”提升实效
(责编:丛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