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增收项目:羊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
堆龙德庆县地处西藏拉萨市西北部,“堆龙德庆”意为“极乐上谷”,县城距市中心10公里,东临城关区、林周县,南与曲水县、山南贡嘎县交界,西与尼木县接壤,北靠当雄县。堆龙德庆县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生活在这一带的藏族先民就从青铜器时代迈入了铁器时代;在佛教的历史上,藏传佛教“前弘期”和“后弘期”都与堆龙密切相关。堆龙德庆县人杰地灵,孕育了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甲瓦迥乃和当代著名藏学家格桑益西等知名人士,吐蕃王朝著名丞相禄东赞和藏医学家宇妥?云旦贡布也出生堆龙。
自1995年援藏工作开始以来,北京市先后派出7批44名援藏干部和医生支援堆龙建设。20年来,7批援藏干部承载着北京对堆龙的深情厚谊,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努力建设着自己的第二个故乡。2013年,堆龙德庆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与1994年相比,分别增长30倍、55倍和10倍。
援藏资金总投资4365.86万元东嘎西路的建成建成使堆龙成了西藏第一个拥有“三纵三横”市政道路体系的县城。
狠抓经济社会发展,促群众增收
发展是硬道理。7批援藏干部始终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第一目标,坚持深入调研摸清情况,实事求是分析现状,着眼长远理清思路,真抓实干确保成效。20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6亿元、财政收入3.8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7.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7.34元。
20年来,7批援藏干结合时代特征、实际情况,与堆龙县委、县政府一道,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并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完善,形成了环境立县、文化兴县、产业强县、民生安县、法治稳县“五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思路。20年来,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紧紧扭住深化改革这个“总开关”,切实按照“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产业强县战略,坚决守住保护生态环境这条底线,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宜居城市
完善基础设施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促进民生改善的根本任务。7批援藏干部都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多形式、多渠道争取资金、项目,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乡环境,提升人居质量。20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169亿元,实施了一大批基础项目。在农业方面,先后实施了羊达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岗德林蔬菜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建成温室大棚360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干部群众“菜篮子”问题,为堆龙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工业方面,先后配套资金建设了工业园区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夯实工业发展基础。截至目前,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76家,注册资金达4.3亿元,201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45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4.23亿元。在市政建设方面,先后实施了东嘎西路建设、广场建设、旅游服务中心项目、部分上下水管道建设等工程项目,建成了西藏第一个拥有“三纵三横”市政道路体系的县城,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吃、住、行、购物更加便利,与拉萨市主城区基本连成一片,为东嘎新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增幸福指数
民生关乎民心。7批援藏干部都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援藏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理思路、作决策、谋项目。20年来,在民生方面累计投入援藏资金1.54亿元,占援藏总投资的71%。在教育方面,先后投资建设了丰台小学、县中心幼儿园,配套资金建设了县小学、各乡镇小学,教学环境显著改善,教育质量大幅度提升。在医疗卫生方面,投入资金建设妇幼保健疾控楼,配备配齐县医院设备;援藏医生发挥自身作用,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注重智力援藏,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手把手教会本地医生实施“肠硬阻”外科手术、剖腹产妇科手术等医疗技能。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先后投入资金实施了羊达乡新农村建设项目、岗德林新农村建设项目、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项目、村委会建设项目等工程,农牧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牧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同时,援藏干部关心关爱本地干部职工,先后投入资金1180万元修建了县党政办公楼、县行政服务中心、政府职工食堂、职工周转房,为各单位配备配齐办公设备,为干部职工修建篮球场,购买健身器材,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在其他方面,援藏干部与县委、县政府一道,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决定》,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完善政策,进一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利用节日走访慰问,关心弱势群体,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经过20年的受援工作,堆龙德庆县变化巨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责编:丛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