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快捷 便利 发展

首页 > 交通频道 > 交通要闻

青藏高原天路上的“极地科考站”

李亚光    发布时间: 2014-12-24 09:36:00    来源: 新华网

海拔4300米的青海花石峡,风雪肆虐,寒风刺骨。28岁的王宏每天都奔波于此地的国道214线永久冻土路段沿线,将最新观测数据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谈及自己选择职业的初衷,这位生于中国内地的年轻科研人员从未感到后悔:“在青藏高原参与永久冻土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沿性和基础性研究,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终年积雪的巴颜喀拉山脚下,由数十个被悬架的集装箱组合而成的三层建筑便是“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青海研究观测基地”的所在地。该站科研人员亲切地称其为“高原极地科考站”。

“高原极地科考站”海拔43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9摄氏度,空气含氧量在60%以下。30年来,三代科研人员始终坚守在这里,为破解高原冻土筑路难题而不懈努力。

“条件艰苦,许多老站员都落下了病根。”曾在该站从事多年冻土研究的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房建宏告诉记者,常年扛着铁锹、钢钎、炸药等工具在暴雪肆虐、狂风呼啸的永久冻土区勘探,脑水肿、肺水肿、关节炎等病痛时常困扰着他们;由于高原野外饭食难熟,不少科研人员都患有胃病;夏季被紫外线灼伤后,夜晚脱不下衣服,只能和衣而睡,频繁脱皮使许多女站员的皮肤过早老化……

如今,作为该站第四代科研人员,20余位“80后”、“90后”又在此扎根。每天清晨8点,王宏和同事们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扛着沉重的监测、记录设备,从科考站出发往返于国道214线近300公里的冻土区路段进行数据采集。傍晚带着泥土和冰渣回到站里,他们将当天收集的信息录入数据库,分析高原永久冻土的特性及变化规律。

尽管科考站的条件得到改善,但生活依旧单调清苦,年轻站员们时常感到寂寞。“平时基本没有娱乐活动,为防止高原肺水肿,连简单的运动都不敢做。”该站科研人员张楠告诉记者,夜晚缺氧难眠时,就起床研究今天采集的数据,由于站内电力供应很不稳定,他们常在烛光下进行数据的核对、分析作业。

“连夏季都时有冰雹、暴雪的科考站,门前鲜见绿色。”王宏告诉记者,记得第一次从科考站回到气候较好的西宁看见树木、飞鸟和湖鱼时,他不禁潸然泪下。

然而,提起研究成果,王宏和同事们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苦中有甜,这就是我们扎根在这里的动力。”科研人员薛兆锋说。

据了解,“高原极地科考站”成立20多年来,已先后对外发布30余万组一手数据,培养60多名相关研究生、20多名博士生,完成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目前,该站共有5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7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共玉高速工程规划全长635.61公里,平均海拔4100米,穿越227.7公里的永久冻土路段,建成后将成为青藏高原最长的高速公路,其施工难度之大及技术要求之高,在中国前所未有。依托于“高原极地科考站”的前期研究成果,共玉高速顺利开建。

记者在筑路工地上看到,施工单位通过将通风涵管埋入路基,在冻土隧道开挖面山体上覆盖大片黑色保温网等措施,有效保障了冻土的热量稳定,防止其因热量变化位移、开裂或坍塌。目前,共玉高速一期单线工程即将完工。

“在交通闭塞、地广人稀的青海,我们无法想象高速公路对牧民的意义有多大。”来自河南的筑路工人王新伟告诉记者,看到高速路经过家门口,当地藏族百姓时常感激地送来热水、糌粑和哈达。

“以后去西宁办事或去西藏朝圣,家里的车早上走,晚上就能到啦!”望着正在建设的共玉高速,玛多县牧民尖增加措眼里充满了喜悦和期盼。她高诉记者,09年大雪封山,重病的母亲由于无法赶到西宁及时医治而失去了生命。

“为了牧民,我们需要坚守在这苦寒的风雪之地。”站长刘磊告诉记者,该站今后要将相关研究成果大规模应用于中国高原地区的路基、隧道、桥梁等工程中,继续为即将开工、施工难度更大的京藏高速格尔木至拉萨段保驾护航。

原标题:青藏高原天路上的“极地科考站”

(责编:冯登宁)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