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青藏公路起点西行50余公里,青海河湟故地上人们口中的“小北京”热闹之景依然,昔日走卒商客匆忙的驼铃马蹄虽已被今朝青藏公路线上的车水洪流所替代,但古朴的丹噶尔城墙仿佛依昔诉说着它作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的前世今生。
无论丹噶尔、“小北京”亦或者“海藏咽喉”、“茶马商都”皆为现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的别称,这里地处青海湖之东,日月山脉东麓,湟水之源,是中国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历史上中原农耕文化与西部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从此穿越而过,上世纪50年代,青藏公路在筑路者们手中横跨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小北京”便成了这条公路所串起的第一县。
今年适逢青藏公路通车甲子之年,在重走青藏线之际,77岁的青海省哲学社会学评选委员会委员任玉贵为记者讲述了这方热土的前世今生。
任玉贵介绍,素有小北京之称的丹噶尔一名为蒙语译音,藏语称之为东科尔,民国二年(1913年)丹噶尔厅改称为湟源县,因走卒商客见此处商贸往来频繁、商号洋行林立、当铺瓦肆齐全,误以为此处为京畿要地,后与当地“歇家”(当地买卖的中间人被称之为歇家)攀谈才知此为青藏通衢上一处商贸集散地,由此“冠名”为“小北京”。
“‘小北京’——丹噶尔古城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盛唐时在日月山设立了青藏高原上第一个‘茶马互市’,宋代为丝绸南路商衢,明清时‘茶马互市’从日月山下逐渐移到丹噶尔古城,清末民初丹噶尔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任玉贵说。
据了解,清嘉庆道光年间,“茶马互市”年贸易总额白银达250万两,超过了当时西宁府的六七倍。而后京、津、沪、晋、川、陕等地的商人、工匠纷至沓来,英、美、俄等国的泰兴、仁记,泰和、怡和、居里、瑞记、美斯、瓦里等八大银行亦在此设立办事机构,进行商业贸易和金融业务。
“史料记载,这里鼎盛时期,‘歇家’经营由内地而来的茶、糖、布匹、绸缎、瓷器以及来自牧区的羊毛、皮张、牲畜、矿石等,与牧区商客交换货物主要通过以物易物,而与内地商人则通过货币交易”。任玉贵说,要成为“歇家”必须精通蒙、藏、汉等多种语言,因此“歇家”便是内地与牧区商人的桥梁,另外,洋行的设立也促进了“小北京”的商贸活动。
记者近日跟随任玉贵走进号称“小北京”的丹噶尔古城,城内幽幽街巷经纬交织,结构独特的民居院落,气势恢宏的寺院庙宇,保存完整的“歇家”商号,风格迥异的湟源排灯,承载着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及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交汇融合的奇异景象。
沿丹噶尔明清老街青砖铺就的道路前行,满目的灰瓦、白墙、朱红柱廊,给人一种时空悠远的感觉,在老街两旁林立的商铺中,一座与众不同的建筑非常显眼。任玉贵介绍,受儒家文化影响,清末明初时丹噶尔已建立起湟源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周边地区生活的蒙藏牧民见此也开始效仿建立起蒙藏学堂,“教育开启了世居于此人们的理念变化,这也是各民族你来我往中文化上涵化的象征”。
跳丸日月间丹噶尔古城走过了600余年的历史,如今青藏公路、315国道及西倒(西宁至倒淌河)一级公路贯穿“小北京”全境。丹噶尔古城于2009年5月对外开放,这里成了青藏公路线上“候鸟”们一方停歇之处。
截至目前,汉、藏、回、蒙、土、撒拉等多个少数民族在此休戚与共,因此,排灯、剪纸、曲艺、羊皮绣以及“花儿”会、朝山会、庙会、法会、祭孔、祭海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湟源排灯已被列为中国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成为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珍品。
原标题:青藏公路线上“小北京”的前世今生
(责编:冯登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