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快捷 便利 发展

首页 > 交通频道 > 交通要闻

纳赤台:众口不再难调

常川 米玛 陈敬 卢明文    发布时间: 2014-09-23 11:31:00    来源: 西藏日报

  出格尔木后,随着海拔的提升,青藏公路两侧就很难再看到像样的树木了。但当记者来到昆仑山脚下的纳赤台公路养护段时,却意外地在院内看到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粗壮挺拔、枝繁叶茂。养护段段长何华寿告诉我们,这棵白杨是20年前由纳赤台养护段第三任段长种下的,经过各族养路工人的悉心呵护,如今已成为方圆数十公里最大的一棵树。

  纳赤台这一地名来自藏语音译,意为“沼泽中的台地”,也是传说中王母娘娘瑶池之畔宴请诸神的地方。传说固然令人遐想,但现实中的纳赤台则更让人感动,这里是各族养路工人携手并肩、共同守护青藏公路的见证。

  纳赤台公路养护段共有222名职工,有汉族、藏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土族和蒙古族等。大家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各不相同,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其他地方再简单不过的吃饭问题,在这里都变得复杂起来。“大家的饮食习惯不同,要让大家都满意不太好处理吧?”面对记者的提问,段长何华寿以自己特有的幽默笑着说道:“我们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多数服从少数。”

  何华寿告诉记者,纳赤台养护段共分3个工区,各有自己的食堂。有的工区虽然只有两三位穆斯林职工,但为了照顾他们的饮食习惯,大家达成一致意见——统一吃清真食堂。

  “没有人提出分灶吃饭吗?”记者问道。

  “一家人哪有分开吃饭的道理!”何华寿说,虽然近年来遇到过牛羊肉涨价、导致食堂成本上涨的情况,但清真食堂的规矩从来没有更改过。

  在青藏公路当养护工人,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不论烈日当头还是狂风暴雨,那一份彼此的理解和信任,都是来自艰苦环境下本真的召唤。

  今年,纳赤台养护段新补进了一批来自那曲地区的藏族职工,他们都是我区老道班工人的子女,由于当年教育条件所限,一部分人长期待业,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一开始,纳赤台二工区的回族区长马少鹏还多少有些顾虑,担心他们能不能胜任高强度的工作,后来才发现自己多虑了。“都非常踏实、肯下力气,青藏公路正需要他们这样的养路工人。”马少鹏显得非常满意。

  为了让这批藏族职工能尽快找到家的感觉,纳赤台养护段的其他职工都尽可能去适应他们的生活习惯。得知一部分藏族职工不吃鱼,工区便安排食堂将曾经常吃的“红烧带鱼”从菜谱上划掉。来自那曲安多的布次仁因为鼻炎不能吃大蒜,得知情况后,他所在工区的食堂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蒜的踪迹。同时,为了尊重部分藏族职工宗教节日期间不食荤腥的习惯,食堂特意将平时的两荤两素改为一荤三素。“他们不吃的我也不吃。”马少鹏说,这一份对工友的兄弟情谊是他人生记忆的一部分,他不会忘记。1982年自己刚来道班参加工作时,是藏族段长仓成华每天为还不会做饭的他送来自家的面条和饼子。

  今年23岁的白玛央宗,老家在日喀则地区亚东县,是纳赤台养护段3名西藏籍大学生中的一员。虽然与家乡远隔千里,但她已经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她笑着对记者说:“一开门就是山,抬起头还是山,和我家乡很像。”即使这里的山不长一棵树,但白玛央宗依然把这荒凉的昆仑山和郁郁葱葱的亚东画上了等号。同屋的张晓雪是她的好友,单调的生活中,一起在宿舍里嬉戏和跳舞是她们俩的共同爱好。

  针对今年新补员的藏族工人汉语读写能力较差的情况,纳赤台养护段专门安排其他文化程度高的工友教大家读写汉字,每天晚饭后大家总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何华寿看见后,笑着称呼讲课的职工都是“博导身份”。而到了周末,则是藏族职工带领大家一起唱歌、跳锅庄的时候,欢歌笑语,此起彼伏……

  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纳赤台的第一任段长马真,当年赶着骆驼跟随慕生忠将军一同进藏修筑青藏公路,公路修通后,马真留在纳赤台担负起公路养护工作。1959年,慕生忠将军受到错误批判后,撤销职务下放至地方。听到这个消息,马真这位情深义重的回族汉子一次又一次赶着牦牛板车辗转1000多公里,前往兰州看望他的老首长、老战友、老兄长。从此以后,这份肝胆相照、相濡以沫的兄弟情谊,便被铭刻在纳赤台和绵延万里的青藏公路上,传承至今。

  原标题:纳赤台:众口不再难调

(责编:冯登宁)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