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定居在此的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不论是高兴还是悲伤,人们都愿意用歌声去表达,歌唱已融入人们生活、劳动的每个细节。公元十一世纪,当时萨迦派的萨迦班钦·衮葛坚赞学识渊博,其著作《乐论》成为藏民族第一部自己的音乐理论著作,其中对藏族声乐艺术作出了详尽的研究和阐述,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公元1624年,萨迦派著名学者阿旺·贡嘎索南扎巴坚赞在其音乐理论著作《五明处之一——工巧明之分支乐论注疏·文殊上师喜悦之雅音明慧意乐功业遍布》中对萨班的《乐论》做了详细地逐句解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赵康先生将《五明处之一——工巧明之分支乐论注疏·文殊上师喜悦之雅音明慧意乐功业遍布》译成汉文,西藏大学的更堆培杰教授也在其著作《西藏音乐史略》中对萨班的《乐论》中关于部分作曲、声乐演唱方面的内容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贴切原文韵味的准确翻译,为我们研究藏族音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对更堆培杰教授的《西藏音乐史略》学习后,再结合赵康先生所译的文章,本人对藏族声乐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一、从萨班《乐论》看藏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赵康先生所译的文章中说:萨班《乐论》中这样写到:“不论愚蠢之辈是何等丑陋,不论卑贱者是如何匮竭资财,只要在音乐方面有一技之长,在人群中就会如顶饰大放异彩。什么地方有缠头和净发,以及翩翩起舞和乐声悠扬,那里里就不会有苦恼和悲哀,因此音乐受到世人赞扬。有的对一些人为美,对一些人不为美,有的对本人为美,在他人则为丑,而对智者愚者男人女人等等,全都以之为美的乃是音乐。”更堆培杰教授的《西藏音乐史略》中关于这一段的译文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萨迦班钦对音乐之美的高度肯定:“或是穷困潦倒者,或是爱情动心者,均用音乐来抒情。恶人也易溃于体,卑人也易破财产,若是精通音乐,美如群中一顶饰。何者饰冠或净发,何有歌舞音乐声,此处没有悲哀事,为此世人赞音乐。几美不能全亦美,此美不能彼亦美,智愚男女等众人,处处能美是音乐。”我们看到,在那个年代,藏族声乐艺术审美的基本取向已成形,即愉悦和美。并且,这种审美取向延续至今,到现在为止,这都是藏族声乐艺术的主要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的形成并不是偶然,这与藏民族独特的生活环境、坚强乐观的民族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在青藏高原这个气候恶劣,高寒缺氧的环境,藏民族要在此生存和繁衍,除了对大自然极为有限的改造之外,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的妥协,对“神灵”安排的命运无条件的服从。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并没有让藏民族悲观厌世,而是让这个民族更加地乐观坚强,永恒地追求快乐,就像我们常说的“知足者长乐”。因此我们听到,藏族民歌表现悲伤忧虑、争强好胜的很少,大部分都是歌唱美好生活,赞美爱情,歌颂丰收,曲调朴实清晰、愉悦优美。这种独特的审美取向也成为了藏民族声乐艺术的一种审美标志,人们一提到藏族民歌便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无忧无虑的快乐,这也是很多人对藏族声乐艺术情有独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