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艺术长廊
传承与裂变:藏族锅庄的文化分野
 
旦周措毛   发布时间:2013-11-24 07:30:00   来源:《群文天地》

  藏族聚居区被称为“歌舞的海洋”,藏族民间歌舞五彩缤纷,风格各异,品种繁多,且呈现明显的不同的风格特征。由于藏族的分布地域较广,对于同样的一种民间舞蹈形态——圆圈舞,在藏族的不同地区的称呼却不尽相同,有称之为“果卓”也有称为“卓”。其中 “果”为转圆圈,“卓”为舞,合起来为“圆圈舞”的意思。“锅庄”即是在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的汉译音与“果卓”同出一辙。如今为了便于其他民族的接受,就将其统称之为“锅庄”。 

藏族锅庄
藏族锅庄 来自百度图片
  一、锅庄的基本形式
  锅庄是盛行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等地区的一种民间舞,也是一种娱乐性极强的集体舞蹈。每逢喜庆节日、新屋落成、男婚女嫁、迎宾待客,都少不了跳锅庄,男女老少都参加,人数不拘,在草场上、院子里、广场上、屋内火塘边都可。舞时,男女各自成排站成弧形,相对而立,男女之间一唱一和,边歌边舞,先慢后快,曲调高亢,动作刚健。锅庄调式多样且歌词没有重复,曾有人这样评价道:“天上有多少颗星,锅庄就有多少词;山上有多少树,锅庄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锅庄就有多少舞姿。”
  锅庄是一种典型的圈舞,这种舞蹈形式历史久远,从我国早期出土的舞蹈陶盆就可见一斑。其队形多为男半圈,女半圈,面对圆心,身子左侧顺时针方向行进。锅庄的基本特点是:节奏明快,音调缓慢,无乐器伴奏,通常由慢板开始,随着舞蹈的进行逐渐加快进入快板以至高潮,表现出热情奔放,欢快有力。步伐以点踏、跺脚、跳跃、转圈动作为主,上身动作则以胸前绕手、体后仰,以臂曲肘上摆为主。舞蹈以四、六为主,兼有别样,节拍类型多种,调式丰富。
  锅庄的基本动律风格主要有三:顺,手臂与步伐的顺身同动作,也叫同边,这也是高原山地民族舞蹈的共有特点,人们在欣赏藏族舞蹈时,常常会感受到一种顺边的协调美感。颤,膝部的上下颤动,颤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都是以膝盖关节颤动作为各种舞步和舞姿必备的先决条件。沉,力量的下沉,当然藏族聚居区各地的差异,跳锅庄在此共同韵律特点的基础上,又有着多种不同的风格。藏族舞蹈的特点以下肢活动为主,下肢动作又以膝关节颤动为核心。一般动作开始前必先屈膝,膝盖上伸时为正式动作的开始,并且屈伸始终处于一种控制的状态,极富韧性。跳锅庄时,要求双膝微弯曲,上身前倾,有老艺人说腰要越弯越好看,前俯角度保持一致,动作方正灵巧,一般手上动作较少,多伴以步伐而随动,且舞姿变换时常有拧胯的动作。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