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同美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藏苯教研究中心主任
娜么塔
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B933.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7(X)(2011)04-0061-07
苯教 图片来自:JIKE
藏族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苯教是藏族的本土宗教,研究西藏苯教寺院的教育与管理,对揭示藏族传统教育的起源和特点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藏族历史上由于封建集团之间利益争斗的驱使,藏族本土宗教长期处于被边缘化,从而使藏东岷江上游地区逐渐成为了西藏苯教的大本营。本期“艺术长廊”援引对岷江上游13个苯教寺院的认真考察,从教育制度、课程内容、组织系统、制度条例等四大方面,归纳岷江上游苯教寺庙教育与管理的特点,揭示西藏苯教植根于藏族社会文化生活的奥秘。
一、教育教学
(一)教育制度
岷江上游苯教寺院教育有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两大类,广义教育包括了围绕寺院的传统节庆,面对广大信众开展的所有活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苯教入门教育。狭义教育是指职业僧人自入寺到完成所有的规定课程获得著冉巴或独登学位为止的全过程。
从教育对象来讲,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共同特点是接受教育者与达标通过者之间存在的突出差距。以雄族寺(山巴寺)为例,每年参加苯教入门教育的人可谓成千上万,但许诺并如期完成课程的人一般只占百分之几。又如,尽管入寺僧人大多没有中断对知识的追求,然而,获得著冉巴或独登学位者只占百分之几。
无论是广义教育还是狭义教育,从教育制度或者叫教育模式上讲,岷江上游遵循的是苯教智派的教育模式,即积极维护嘉瓦良美的法脉传承,遵循曼日寺的传统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