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艺术长廊
藏传佛教中的“和谐”
 
郑堆   发布时间:2012-12-23 07:30: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综合

藏传佛教唐卡 图片来自:昵图网

藏传佛教唐卡 图片来自:昵图网

  [作者简介]

  郑堆,男,藏族 ,1964年10月,出生于西藏江孜,现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西藏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中图分类号]B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7(X)(2012)03—0066—05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

  安顺谓和,协调为谐。社会和谐,天下大同——这是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梦想和愿望。古往今来,无数圣人先哲、仁人志士提出了许多美好构想,勾勒了世界和谐、自由的美好画卷。历史的发展深刻地揭示,只有和谐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崛起,成为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向全世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消除了导致社会对立、产生社会不和谐的制度根源,为实现社会和谐开辟了现实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形成了实现我国社会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紧密结合新的实际,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鲜明地提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孕育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最初萌芽。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四代领导,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地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正式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和重大措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我们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就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从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到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和谐写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从“斗争哲学”到“和谐社会”,反映了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在革命时期,必须对反动统治者坚决斗争,否则就不能夺取政权,就不能实现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的政治目标。在建设时期,必须高举构建和谐社会的旗帜,在保持社会和谐的条件下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切实做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是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实践和认识成果,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重要结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也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理念和富民兴邦的行动纲领。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