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幸福足迹
 
三位耄耋老人忆往昔话今朝 叫我们怎么不歌唱
时间: 2015-03-24      陈志强      来源: 西藏日报

  一声春雷响彻天地,民主改革扭转乾坤。1959年3月28日,雪域高原迎来了历史的春天,延续了近10个世纪的封建农奴制度被彻底废除,百万农奴翻身解放,成为自己和国家的主人。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翻身农奴把歌唱,歌声飘到幸福港。

  今年80岁的占堆老人,是日喀则市养老院的一名孤寡老人。虽说在养老院,但有工作人员细心的照顾,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养老院里众多的老朋友一样,占堆一点也不感觉孤独,日子悠闲自在。

  在养老院的长椅上,老人晒着暖暖的太阳,指着不怎么利索的腿告诉记者:“这是在旧社会当奴隶时留下的病根。那时候年纪还小,常年在外给农奴主放羊放牛,冻坏了身子,落下了病根,每到冬天膝盖就会疼痛难忍……”

  占堆7岁就到农奴主家中当奴隶,直到25岁民主改革,才结束奴隶生涯。“那时候因为家里太穷,父母养不起,没办法才去当奴隶,在农奴主家里每天除了干活就是挨打,吃不饱穿不暖,像一条狗一样被圈禁着。”占堆泛起泪光诉说着。

  15岁那年,实在忍受不了奴隶生活的占堆,在一个深夜出逃。可没跑多远就被抓回去了,农奴主不顾他的求饶,一顿毒打。当冰冷的牛皮条不停地抽打在占堆身上时,他深刻感受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那时他发誓,一定要逃离这里,逃离那个“恶魔”和他的“牢笼”。后来占堆终于逃离了,流落他乡,在康马、帕里一带过着颠肺流离的生活,跟着马帮慢慢地回到了家乡,家里依然一贫如洗。

  1959年,封建农奴制度被废除,解放军把参加叛乱的奴隶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一律没收,分配给农奴和奴隶,使农奴真正当上了自己的主人,之后的日子就越来越好了。“我还是当时的积极分子呢,跟着解放军从日喀则到东嘎、谢通门,最后抵达阿里,一路与当时旧势力的残余分子展开斗争。1965年三大教育运动时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8年设立人民公社时当了队长。”占堆回忆道。

  说起旧社会,桑珠孜区格吉林小区的退休干部拉琼也有一段痛苦的回忆。1942年,拉琼出生在萨迦县一个贫苦的农奴家庭,属于农奴当中“差巴”一类。当时家里共有6口人,除了父母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虽说是一家人但却属于两个不同的领主。那时候的规矩是生下男孩属于父亲一方的领主,生了女孩自然就属于母亲一方的领主。拉琼说:“可以说在旧西藏农奴家庭祖祖辈辈都没有团圆的时候。”

  同其他农奴一样,拉琼一家没有任何生产资料,靠租种领主的土地生活,除了耕种土地外还要为领主支大量的差,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劳动却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每当遇上干旱、洪涝、霜冻和虫灾等自然灾害,全年仅有的收成拿来交租都不够,经常是口袋见底吃了上顿没下顿,就算有吃的也是粗粮加野菜熬粥。“在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在给萨迦法王牵马的时候摔死了,家里因没了劳动力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在拉琼老人的印象中,一家人从来没有穿过鞋,冬天全家挤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土房里彻夜难眠。

  现年71岁的旺拉住在桑珠孜区邦佳孔社区,虽说小时候不是农奴,却过着和农奴一样的悲惨生活。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的旺拉生活很困难,靠着做“朋彼”勉强度日。七八岁时,旺拉顶替年龄太大的奶奶去东郊修大桥,去一次在脸上盖一次章,等出来的时候脸上只剩印章了,还没有工钱拿。后来奶奶去世,无依无靠的旺拉就四处乞讨过日子。

  民主改革时,旺拉终于不再四处乞讨,住在解放新村朋友家里,帮忙干活。过了几年,旺拉跟随筑路大军四处修路。再到后来,旺拉被安排到铁器厂上班,成了家,有了孩子。改革开放后,旺拉从铁器厂出来单干,靠着打铁手艺,日子过得红火。

  带着记者在300平方米的新房转了一圈后,旺拉高兴地唱道:“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啊;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啊;藏族人民再苦、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哟……”

  原标题:“叫我怎么不歌唱!”——听三位耄耋老人忆往昔话今朝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