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八廓街内的人流渐渐增多,清晨的街上也并不只有清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在八廓街街边的早点铺子里,陕西的面食、四川的米粥与抄手、西式的糕点……这些店铺的开店时间已经从冬天的10点左右提前到了七八点。
上世纪90年代,拉萨市政府改造了八廓街及周边一带的一些居民住宅。当时,这一带的住宅主要是两层或一层的民居,4到6户的住宅围起来就是一个四合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处于拉萨市中心位置的八廓街逐渐成为寸土寸金的地段。住宅区改造势在必行。
吉堆巷离大昭寺广场很近,紧邻八廓南街。德吉康萨5号大院位于吉堆巷,是这条小巷子里最大的一个院落。既然是5号大院,顾名思义,德吉康萨大院有好几个,分布在吉堆巷两侧,按数字编号。如同现代楼盘小区里的1栋、2栋……相比其它几个大院,5号大院是住户最多的一个院落,住有50户居民。
在德吉康萨5号大院住着一位见证这座院落变迁的居民。在院落修建以前,次珠和家人就已住在了这里,老家在曲水县聂当村的次珠已在拉萨吉堆巷居住了40年。大院修建好后,次珠一家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安置房。
出生于1946年的次珠,在上世纪70年代当过4年兵。退役后,次珠卖过酒,但因不擅经商,他就转行做了一名建筑工人,从事建筑行业长达10年时间。起初,只能靠人力做搬运建材等杂活。后来,他制作了一辆独轮推车,在建筑工地负责搬运建材。由于头脑灵活,他又把独轮车改造成双轮推车,挣钱也就多了。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他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状况。
如今,德吉康萨5号大院里有4位户长,次珠是1楼的户长。当户长每个月有900元的工资。这900元便是次珠与妻子生活的经济支撑。加上4个子女提供的生活费,次珠家里的生活开支倒也轻松。
八廓街这条街,将次珠的生活容纳在里面。无论是柴米油盐,还是吃穿住行,这条街满足了次珠对生活大部分的要求。或许,这也是大部分人对幸福的一种要求。这条街,成为人们寻找幸福的一种具体符号。
原标题:老街:一种幸福的符号——八廓街居民次珠的惬意生活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