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幸福足迹
 
八廓街:藏汉回各族商人念起现代“生意经”
时间: 2012-08-09      许万虎 黎华玲      来源: 新华网

  围绕着西藏拉萨大昭寺的八廓街上,商铺、摊位比肩而立,大小商贾云集,透着浓浓的市井味。如今,这里的600多家藏族、汉族、回族等多民族商户和睦相处,凭借各自摸索出的一套现代“生意经”,财源滚滚。

  7日清晨,天刚微微亮,重庆小伙儿郭耀兵就骑着载满藏饰品的三轮车,来到八廓北街的摊位上忙活起来了。没过多久,琳琅满目的各式手镯手链、古朴典雅的藏银饰品,瞬间就将他的摊位装点得光芒四射。八廓街上像这样的摊位有1300多个。

  郭耀兵说,他的生意红火靠的是诚信:童叟无欺,实在定价。另外,“变通”也是他“生意经”里的关键词。

  “最近绿松石和天珠销量很好,我每周会去拉萨周边县城的矿石加工商那里‘收矿石’,这比直接在拉萨批发节约不少成本。”郭耀兵说,以前我们只顾进货,结果有的饰品卖光了,有的却屯了不少。现在每周我会先研究商品销售记录,继而决定不同饰品的进货数量,做到有的放矢。

  随着西藏旅游逐渐“井喷”,外国游客大幅增加,郭耀兵瞅着这近在眼前的“洋生意”,心里痒痒起来。于是,趁着暑假,他特地把就读于成都理工学院的弟弟搬来当起来了“援兵”。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郭耀兵还让妻子冯玉梅学会了手链、项链编制技艺,如今,不管游客要求编出什么花样来,冯玉梅都能信手拈来。

  藏族姑娘拉姆的摊位在郭耀兵摊位的隔壁,这个脸上带着高原红的小姑娘,已经和郭耀兵一家作了4年多“邻居”了,他们有说有笑,相处和睦。

  拉姆告诉记者,一年前她为自己的小摊注册了微博,平时会上传一些藏饰品的图片和推荐语。“通过微博,不仅为自己的商品做了宣传,又传播了藏族的文化,真是一举两得。”拉姆笑着说。

  在位于大昭寺东南约500米的大清真寺里,60岁的面食店回族老板马秀兰刚刚做完礼拜,便回到店里张罗着蒸油饼、做花卷。

  “以前我的顾客主要是回族,藏族比较少,为了在当地打开销路,我改进了饼子的制作方法。”马秀兰一边说着,一边让孙子王玉龙将刚出锅的油饼摆到玻璃橱窗里。“在西藏做生意就要‘入乡随俗’,现在做饼子时,我会在面里加些酥油,这样一来,很受藏族顾客欢迎。”她说。

  王玉龙头顶回族白帽,看起来20岁出头,每天早晨他都会过来给奶奶帮忙。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大清真寺附近与一个藏族小伙子合伙开了一家茶叶店。他的店里红茶、绿茶,各式砖茶一应俱全。

  “刚来拉萨时,这边的藏族朋友告诉我藏族有句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我正是看准了藏族人爱喝茶这一点,才决定开这家茶叶店的。”王玉龙说,现在生意很好,每天都有很多藏族顾客过来买茶叶,许多甜茶馆还会直接过来批发茶叶。

  在茶叶店的柜台上,记者看到一本介绍茶文化的书。王玉龙笑着说:“做生意是一门学问,我还需要好好做些功课,细致了解茶文化,将来生意做大了,在八廓街上再开一家分店。”

(责编:阿菌)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