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亮的头发向后扎起小辫子,喜欢穿宽松的衣服,谈吐间不时冒出邓小平的经典语录。仁增西绕,这位看上去是文艺青年的藏族小伙,其实一位有着文艺气息的创客。
25年前,仁增西绕第一次离开西藏,到内地求学。第一次坐在飞机上向窗外俯瞰时,他未曾想到自己会成为商人。但又似乎命中注定,从推销,到代理,再到北京街头摆地摊,直到创办藏式奶酪公司,仁增西绕走在创业路上。
1990年,13岁的仁增西绕参加了内地西藏班考试,考入上海回民中学西藏班,成为第五批到那里上学的西藏孩子。
上世纪80年代,根据西藏人才奇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中国开始在内地举办西藏班(校)。1985年9月,以藏族为主体的首批西藏小学毕业生到内地学习,开启了新的教育模式。
“从西藏一下子到上海,对我来说完全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一切都觉得很新鲜,对我的冲击力很大。”仁增西绕说,那是一个甩开膀子大干的时代,当时的上海改革开放风生水起,这种强烈的冲击让他从小埋下了“闯”劲儿,对他走向创业之路具有启蒙意义。
1997年,仁增西绕从西藏大学毕业。和很多大学生不同,仁增西绕没有考公务员,而是选择了销售。
毕业后两年的时间里,仁增西绕几乎都在做代理,向拉萨第一家大型超市推销酱油、醋,向宾馆推销藏药,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积累了不少销售的经验。
“我不断地思考,怎么才能把东西卖出去,谁会买我的东西。”仁增西绕说,销售让他感到的是一种有刺激的收获。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05年。那一年,仁增西绕参加专升本考试,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在北京的两年时间,仁增西绕课余时间在后海摆地摊卖西藏饰品,接触了很多内地的年轻人。“我觉得他们特别有想法,很多人谈论着创业,甚至没毕业就有了自己的企业。”仁增西绕说,再次到内地的学习生活让他的视野更加开阔,认识到民族传统工艺的市场。
仁增西绕说:“如果留在北京,我最多就是个打工的,但我更想‘单飞’。”
两年后,仁增西绕再次回到拉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吃到了西方的奶酪,感觉有点像西藏的奶制品“剌剌”。
“那时候青藏铁路已经通车几年了,到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藏式奶酪肯定会有市场。”仁增西绕第一次当起了老板,在拉萨办起一家奶酪加工厂,通过自己的创意设计了很多颇具特色的奶酪。
很快,仁增西绕的奶酪开始供应给拉萨几乎所有的西餐厅,上了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的餐桌,他还通过微信展示产品。2012年,仁增西绕在藏北高原当雄县建立了规模更大的奶酪厂房。
“内地西藏班的最大作用就是解放了西藏孩子的思想,让他们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快,更敢闯,内地的学习经历让我立志做一名生产藏式产品的创客。”仁增西绕说,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创客的政策,他希望能把西藏的产品推销到更远的地方去。
数据显示,内地西藏班已经为西藏培养了3万余名人才。除了仁增西绕这样的创客,很多人活跃在西藏各个行业,并成为所在行业的中坚力量。
原标题:仁增西绕:内地西藏班走出的创客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