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爱的火炬永不熄灭——次仁平措的民族团结情怀
看着眼前老实巴交、年过半百的汉子,你不会把他与敢打敢拼、充满爱心的次仁平措联系到一起。
1961年,次仁平措出生在谢通门县达木夏乡琼达村洛扎组的一户普通农民家。从小,次仁平措就习得祖传的打造牧区藏式风格金银首饰的技艺。
在亲人眼中,次仁平措是一名非常勤劳、肯吃苦的人。
十多年前,次仁平措还是一个守着几亩农田、几头牲畜,靠天吃饭的普通农民。为了改善生活质量,他到处打工、做建筑小工、制作首饰,用自己的汗水换来富足的生活。如今,次仁平措拥有属于自己的运输车和一辆小型装载车,两个孩子也跟着他在电站项目工区和沙场跑运输,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乡亲们眼中,次仁平措是一个实在、热心的人。
多年来,他不计报酬、不图名利地帮助周边需要帮助的人。1999年,次仁平措为达木夏乡琼达村水渠建设捐献了200多袋水泥,2000年向达木夏乡完小捐赠了教学设备,并向琼达村冲嘎组的贫困户索朗扎西家捐了一头牦牛。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次仁平措对于乡邻一如既往的热情和热心。乡邻有困难,他只要知道,就会帮助。主动与邻里处好关系,还协调解决乡邻间的纠纷,劝解大家和谐相处。
只要是施助于人,次仁平措从来都不计较。雅安地震发生后,通过电视、报纸看到灾区同胞受难的场面,他一连几天寝食难安,反复思考能为灾区同胞做点什么,最后他通过达木夏乡人民政府向灾区人民捐献现金5000元。提及此,次仁平措很平淡地说:“人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民族,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在外面跑多了,知道内地各省市给了西藏很多关心和帮助,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太阳的孩子,这点儿心意是应该的。”
富裕起来的次仁平措没有闲下来,现在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建立一支达木夏农民建筑队,把全乡的贫困户、低保户、流散人员组织起来,一起做建筑,一起跑运输,一起包工程,一起挣钱。次仁平措告诉记者:“人穷的时候情绪也会不好,这样就容易出去喝酒打架,回家到处找事。他们是需要拉一把的人,我们拉一把,他们生活好了,不光对他们自己好,对社会也好,也会给家里、村里、乡里和政府减轻负担,做人腰杆也直,你说是不是?”
大恩不言谢,大爱不求功。次仁平措,这个普通农牧民身上闪烁着人性的耀眼之美。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