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西藏文化的“半边天”
滕云   发布时间:2010-12-02 14:26:00   来源:《中国妇女报》

  藏民族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面对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存环境,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在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知、适应、改造、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在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以及南亚、西亚一些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和借鉴过程中,藏族人民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态多样的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藏医藏药、天文历算、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建筑美学、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

  事实表明,半个多世纪来,具有民族特色的西藏传统文化得到了合理的继承、有效的保护和大力的弘扬,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现代文化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开放中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西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创新的形态,深刻地影响着当代西藏人民的生活和西藏现代化的发展,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的目光,丰富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文化,影响着世界文化。

  在这一文化继承和创新的伟大进程中,广大西藏妇女以积极的参与态度和朴素的发展愿望,成为不可或缺的支柱性力量。

  西藏采访随笔:意识与天赋

  去林芝、山南、日喀则采访的十天里,普赤的专职是翻译。她认真,还活泼,还能歌善舞,还教了我们藏语的“四自”精神,大家都很喜欢她。表达喜欢的方式之一,就是在她的名字后面,加个“拉”——藏语里的敬词。有普赤拉在,采访变成了快乐之旅。

  其实,普赤拉的本职是西藏自治区妇联培训中心主任。最近几年,她一直在忙乎的一件事,就是动员区内的藏族妇女,特别是农区和牧区的贫困妇女和贫困家庭,培训、开发、传承西藏民族手工艺。她说,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保护和传承西藏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二是可以让老百姓挣到钱。

  经过几年的努力,她们已经培训了近400人,从事生产的妇女有几千人,总产值也上了百万元。同时,产品规模也已经形成,有了皮革制品、银器石雕和羊毛编织三大类几十种产品,甚至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江玛”,图案是三个抽象的螺旋。那是一种西藏独有的柳树品种,特点是都往左旋转着生长,生命力极强。现在,她们的手工艺品,已经被选为自治区的官方礼品。同时,她们还负责将产品对外销售,所收的钱,一分不少全交给生产者。而扶贫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像生产加工银器的人家,从原来的年收入两三千元,增长到了今天的1万六七千元。

  作为西藏文化保护的一部分,普赤拉们的功德在于,她们的项目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扶贫帮困,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妇联工作。她们分明已经将文化保护的概念,融入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就像她们对全区内民族手工艺的分布,以及面临失传的情况的考察一样,谁又能说,她们不是在从事一件功在千秋的文化壮举呢?

  发展和保护,貌似一对矛盾。发展地保护,和保护地发展,又始终被强调成一种互相的前提。但是,在西藏的采访中,笔者越来越明显的一个感受是,对于文化的保护,与其过分强调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性,不如更关注有意识保护和无意识保护这两种形态。所谓有意识保护,即像普赤拉们所为,从学术的角度出发,以政府行为的方式保障,对民族文化进行发掘、考察、整理、抢救。

  对此,社会共识业已形成,关键所在,就是政府的执行力度和社会的监管能力。比较而言,我更看重无意识的保护。所谓无意识保护,就是大量的民俗行为的自然延续。

  举个例子,就是笔者在采访途中偶遇的春耕节,全村男女盛装来到田间地头,以歌舞、酒食、祈祷、象征性的开犁等行为,表达对来年农业丰收的祝福。这样的活动本身,是活动的,是需要人员参与的,是一种流动的文化行为,很难像以保护文物那样的方式那样适合于行政行为。而且,这类民俗活动,对于绝大多数参与者而言,也的确属于无意识的保护。类似的,还能想到的,还包括婚丧嫁娶仪式、人群社会活动、生产和生活中的特色习惯等等。包括常见的妇女劳动时的唱歌和男人过年期间的射箭比赛等等,这些无意识中上演的民俗文化行为,比较物化性质强烈的文化传统,更构成了西藏文化中数量众多而特色独具的魅力。

  那么,这样的文化如何保护?依笔者之见,唯一的办法,就是持续地提高无意识保护的前提,简单说,就是让这些文化行为的参与者的日子越过越好,让他们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兴致来维持和提高参与的能力。从这点上来说,发展和保护,就不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的亲哥俩。

  西藏的女性是勤劳而活泼的,她们的性格中,从来不缺乏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坚忍的承受能力,同时,更有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这些天赋,决定了她们在西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中,必然,也应该大有作为。

  才旦卓玛的故事

  中国的恭维话里,有一种语式听着容易肉麻,范例如下:“我是看着您的电影长大的。”但是,如果随便一位中年人,说自己是听着《翻身农奴把歌唱》或者《北京的金山上》长大的,那么听者并不会觉得他(她)言过其实。事实上,直到现在,无论西藏的官或民,馈赠内地或海外朋友的礼物中,才旦卓玛的经典CD,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她那极具穿透力的歌喉,虽然今天已经不再是唯一和独有,但是作为代表西藏文化特质的一个符号,已经被历史性地确认下来。

  3月6日晚,记者在拉萨才旦卓玛的寓所里看到,墙上挂满了代表主人荣誉的照片。其中,与共和国领导人的合影,被放在了最明显的位置。在才旦卓玛看来,这是一个最朴素和真实的逻辑——没有他们的关怀,自己就不可能从一个放羊的女娃,变成一位世界级的歌唱家。而这个转变,又意味着雪域高原的歌声,通过她的个人传奇,被世界发现、追捧。

  事实上,在才旦卓玛的记忆里,这样的关怀并不抽象,而是附载在一个又一个难忘的细节里。1963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正在筹备和排练中。当时的演员表里,并没有才旦卓玛的名字。机缘巧合,在一次演出中,她的歌喉给周恩来总理留下了深刻印象。事后,总理亲自指示:《东方红》的演出最好有各民族的演员,在各地的一定要调来。这样,才旦卓玛才作为西藏走出来的第一代歌手,来到了北京。

  次年10月2日,《东方红》首演大获成功。演出结束后,毛泽东主席接见演员代表,座位就在才旦卓玛前边。这时,周总理向主席介绍说,这就是刚才唱《百万农奴站起来》的藏族姑娘。主席回过身,微笑着向才旦卓玛问好,然后伸出了手。才旦卓玛记得,自己一下子握住了主席的手,兴奋得除了不停地流泪,根本说不出话来了。

  在留在内地还是返回西藏的问题上,也是周总理的意见给了才旦卓玛主心骨。《东方红》演出后不久,她又在上海见到了总理。总理在询问了她的学习情况后,说:要好好学习,学好了回西藏,为人民服务。陈毅副总理更是几次叮嘱她道:你一定不能脱离西藏,脱离西藏时间长了,你的酥油糌粑味道就没有了。直到今天,才旦卓玛依然认为,回到西藏,坚守自己的艺术土壤,是她艺术生命如此长久和活泼的重要原因。

  见到才旦卓玛之前,记者曾经拟定了几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围绕着她的“酥油糌粑”味道的嗓子的。记者好奇的是,对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要保持这样一副好嗓子,是否需要天天练声。才旦卓玛笑着说,再好的嗓子,也需要科学的方法保护。

  事实上,在才旦卓玛的艺术人生里,充满了感恩之心。来自领导人的关怀之外,受业恩师的培养更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王品素,一位在音乐圈外并不为人熟悉的名字,却因为才旦卓玛的成长故事,成了很多人尊敬的对象。

  假如你身边有藏族朋友,只要他(她)愿意一展歌喉,通常都会以一副高峭明亮的嗓音,令你惊羡不已。而对于才旦卓玛来说,出色的嗓音条件,仅仅是她演绎藏族歌曲的第一步。1958年,才旦卓玛来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初次试音就把人们惊呆了,钢琴上居然找不到她的高音区。但是,这样的嗓子,依然属于璞玉,依然需要雕琢和磨砺。才旦卓玛至今对恩师最为感激的,就是她帮助自己尽可能多地保留住藏族民歌的演唱特点,并借助科学的发声训练法,将这种特点发挥到极致。现在看来,这个50年前的决定具有着多么大的价值。它不仅再造了才旦卓玛,而且借此将西藏歌唱艺术的精华放大,并形成了长久的传播魅力。

  通过王品素的悉心培育,才旦卓玛高亢嘹亮、悠扬婉转的天赋嗓音中,逐渐增加了柔和性和持久性,剔除了单薄和纤弱的缺点,终于练就了一副优美圆润、洪亮委婉、具有浓郁藏族韵味的好嗓子。1963年,才旦卓玛演绎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经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顿时风靡大江南北,其势甚至盖过了首唱的任桂珍。才旦卓玛的名字也因此家喻户晓。这样的亲身经历,使得才旦卓玛至今对西藏原生态的歌唱艺术始终心怀感激。

  今天,她经常劝诫晚辈后生的,就是对民族歌曲的流行化要慎而又慎,千万别丢掉了自己的根本。而由她创立的“才旦卓玛艺术基金”,其唯一的宗旨就是,扶持发展民族文艺。才旦卓玛告诉记者,直到今天,她有两件事从没做过:一是没有收徒。她谦逊地说,在团里,与年轻演员们进行业务交流是有的,但真要收徒弟,以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怕误人子弟。她最喜欢的称谓,并不是“老师”,更不是“主席”,而是“阿加”和“阿妈”。二是,她从不做商业广告代言。曾经有企业出价到500万,也被她一口回绝。

  对此,她坚守着自己的理由:我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要回报的,也只能是党和国家。

  采访次日,才旦卓玛将启程转赴北京,参加3月28日的“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电视晚会。问她将唱什么歌,她说还没和导演商量定,但《唱支山歌给党听》和《翻身农奴把歌唱》,两曲必选其一。

  群芳谱

  ★扎西仓决★

  扎西仓决在西藏大学读的是历史专业。藏大的历史专业里,西藏历史是很重要的课程。这一点,为她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专业背景。
  1994年,她调到山南地区风景管理局。靠着平时的工作积累,她获得了许多当地的历史文化知识。山南雅砻河一带,拥藏族发祥地盛名,更有雍布拉康、昌珠寺等诸多极具历史价值的景点。

  这些素材,加上历史专业的背景,使扎西仓决成了当地历史的故事通。事实上,直到她获任管理局副局长之后,还经常以导游的身份,出现在国内外宾客的面前。扎西仓决的观念里,开发和保护雅砻河是并行不悖的事,已经投入的上千万资金,既是开发所必须,也是保护之举措。目前,雅砻河景区的旅游总体规划已经出台,各个景点的详细规划也有了眉目。下一步,就是在保护的前提下,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知名度,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山南的历史文化价值。

  ★亚依★

  作为人数仅2800人的珞巴族的代表,舞蹈家亚依始终惦念的,是如何让珞巴文化在自己的舞蹈中延续下去。自从2000年她的《珞巴刀舞》在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以来,她以编导者的身份,创作了大量的舞蹈作品,执导了诸多文艺晚会及电视晚会,把自己多年的心
愿,渗透到每一个编创细节里。包括刚刚编导的《与太阳共舞》,亚依说,所取材的,就是珞巴宗教中万物有灵的元素,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亚依有个多年的习惯,就是每年抽一个月时间回老家。按她的说法,这不是一般的采风,而首先是对珞巴生活的回归,让自己彻底回到原来的宗教和生活习俗中。这是获取创作灵感的起点。她说,当年《珞巴刀舞》的创作灵感,就是父亲墙上挂满的刀。而每一把刀,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

  亚依钦佩的同行里,杨丽萍是一个。她甚至有点嫉妒,在她的心目里,如果也能像杨丽萍那样,在家乡的山里制作和呈现自己的舞蹈,那将是她最大的愿望。

  艺术是相通的。亚依从1998年开始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感觉,到2008年,她进了作协。按她的说法,自己的文字能力小学还没毕业。或许是吧,但看过她散文的人都知道,她的艺术感觉已经充斥了她的文字。这也算是天赋。

  ★强巴卓嘎★

  藏医在西藏,地位至高,过去一直被列为僧侣必修的“大五明”之一。一直以来,妇女别说学习继承,连打听一下都是罪过。1966年,以强巴卓嘎为代表的第一批“普麦曼巴”(女藏医),打破了这个多年的禁忌。这位毕业于西藏医算院的女学生,从此走上了用本民族的嫡传医学为广大藏族同胞救死扶伤的道路。今天,强巴卓嘎除了主持大量的日常诊治工作和研究课题外,还开坛授课,指导研究生。

  目前,从西藏藏医学院走出的女藏医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数百名。

  ★玉梅★

  在西藏,关于史诗《格萨尔》的诞生和流传,充满了传奇色彩。而这部史诗目前唯一的国家级传唱女艺人玉梅,又属于传奇中的传奇。据称,出生在那曲山区的牧民女儿玉梅,并不识字,但当她1983年出现在拉萨的时候,却能将讴歌英雄格萨尔的千万诗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经过专家反复鉴定,玉梅的满腹文章被认定是格萨尔史诗中宝贵而真实的篇章。而至于她是如何天授禀赋、学会并记忆了如此大量的诗句,至今还是一个谜。

  目前,玉梅掌握的70余部《格萨尔》内容,正在被陆续整理中。而玉梅本人,无疑也为这部国宝级遗产的发掘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西藏文化的鲜活标本。

 

(责编:阿菌)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