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羌姆:表达贡日乡的喜悦和幸福
刘桂池 卢明文   发布时间:2014-06-20 09:55:00   来源:西藏商报

第一场是“萨堆”,表现净化场地的意义,由两人表演。
第一场是“萨堆”,表现净化场地的意义,由两人表演。

  “拔”,意思是“面具”;羌姆,是广泛存在于西藏的一种宗教舞蹈。据有关藏文文献记载,拔羌姆是由德登·热那林巴根据经书《桑堆》和《珠巴嘎吉》改编而成。德登·热那林巴于公元1403年生于山南洛扎县,由此可以推断,拔羌姆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不过,从门巴拔羌姆传承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73岁的恰巴的讲述中,拔羌姆可追溯的记忆仅有100年左右。恰巴15岁开始学习拔羌姆,16岁首次参加演出,是为萨达(农奴主)表演的。对于首次演出的感受,恰巴形容为“既紧张又害怕”——如果演得不好,萨达是要惩罚的。而作为拔羌姆新一代的传承人之一,今年39岁的仁增扎西就要幸运得多,他17岁那年的首次演出很成功,虽然同样紧张,但不会害怕,只有自豪。

  拔羌姆主要表现十二生肖与诸神一起将妖怪赶下地狱,以及介绍门隅人文历史、婚庆习俗、生产生活的内容。拔羌姆主要流传于吉巴乡和贡日乡,形成吉巴杂嗄和贡日白日两个派别。

  贡日白日共有7场,全部演完需要3天。

第二场是“卓吾萨堆”,俗称怒神舞。
第二场是“卓吾萨堆”,俗称怒神舞。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