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酿”出好日子
米玛 赵书彬   发布时间:2012-10-08 13:52:00   来源:西藏日报

  围绕着形似拉萨玛布日山的打隆山,打隆镇一千多户高大漂亮的民房,向着宽阔的坝子,依次铺开,密密麻麻,非常壮观。

  这样的村镇规模,在西藏所有县市里,也能排得上号。

  罗布仁青的家因为全是用精细加工的整块石头所建,在打隆镇大街小巷的民居中,还是非常显眼,属于当地的“豪宅”。

  罗布仁青一身休闲装,很精神,也很健谈。谈起过上好日子的缘由,他胸有成竹地说:“捷足先登!一定要想得比别人早,还要瞅准机会,必须当机立断。”

  听着罗布仁青的口气,似乎是在经营着一家大企业,但其实他是靠一家小作坊,捣腾十多年,才把一家四口的日子,过成了如今的殷实富足、有滋有味。

  千万别小看了小作坊,经营得顺顺当当,还得有不少学问。

  2000年之前,罗布仁青和妻子格桑桑姆仅靠种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那年6月,罗布仁青凑足4000元,再从中国农业银行镇营业所贷了4000元,在镇中心地段,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开了一间小型磨面、榨油的加工作坊。一年辛苦下来,还完贷款,净赚了1万多元。

  “这比种地划算得多,只是买的机器型号太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罗布仁青说。

  于是,第二年,罗布仁青再贷款5000元,加上赚来的钱,买来更好的机器,把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磨面、榨油小作坊,开在打隆镇街上。

  从此,两口子在认准的这条道上,开足马力,辛勤劳作。

  两年后,罗布仁青等来了一个好机会:一位单身母亲,因为年老体衰,唯一的儿子也因身有残疾,母子俩被村委会安排到镇养老院。而他们的房子,虽破败不堪,但地处镇中心沿街黄金地段。罗布仁青以当时的最高价——1.8万元,买了下来。

  “占地90平方米,交通方便,非常适合用作扩大我的小作坊场地。”说起当初的决定,罗布仁青依然兴奋不已。

  “又花了1.5万元,再请一些人来帮工,我们把旧房子翻修成两层楼,一个像模像样的作坊就出来了。”妻子格桑桑姆插话道。

  有了理想的场地,罗布仁青在原有的磨面、榨油的项目基础上,又买来了羊毛加工机器,开展了纺纱纺线业务。

  新的作坊建成的同时,罗布仁青还物色到了最为理想的事业合作伙伴——尺让,一位在镇电站工作过、懂电工、会用机器的人。

  “一上来我们就签了详细的分工、利润分成等方面的合同书。”虽然是乡里乡亲,知根知底,但罗布仁青认为合作做生意必须要有合同约束。

  罗布仁青出设备、场地,尺让出技术、劳力,利润对半分。他们的小作坊运转得越来越顺当,成为不仅在打隆镇,还有在普玛江塘乡等地村民中颇具口碑和知名度的农畜产品加工场所。

  谈起小作坊的利润,罗布仁青说:“最好时年分成6万多元,但现在有所减少,因为镇里别人家也开设了相似的作坊。”

  有点着急的罗布仁青向记者打听起一种能纺织氆氇的新机器,他是从在县城做生意的一位回族朋友那里听说的,他很想尽快把这款机器了解清楚,并买到手。

  “必须走在别人前面,才能有钱赚!”这是罗布仁青开设小作坊多年得来的经验。

  今年42岁的罗布仁青精力充沛。他的目标是继续扩大小作坊,还有就是把两个宝贝女儿培养成大学毕业生。

  大女儿索朗卓玛即将从辽宁农业经济学校毕业,正在函授攻读北京农业大学大专文凭;小女儿白玛卓嘎在浙江湖州市菱湖中学读书。

  罗布仁青的家干净整洁,桌上、新式沙发上随意放着不少书籍、杂志,显然是暑假回家的女儿们放置的。

  新的家当,新的布置,处处体现着新生活和时代的气息。

(责编:团团)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