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石头记”
   发布时间:2011-03-02 17:47:00   来源:新华网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地质年龄最年轻、地质活动最为活跃、各种形态的地理单元也最丰富的区域,并由此形成了石头的博物馆:珠峰菊石(海洋软体动物化石)、火山熔岩、拉萨绿石、那曲肉石、昌都青玉等,这些石头呈现出西藏地质地理的丰富多元,也带动西藏观赏石市场的日渐蓬勃。

  出于保护本土资源的需要,本文只是概略介绍一些西藏的产石带,不会提供具体的产石地点。

  世界上少有人会像藏族同胞这样钟爱石头:他们随身佩戴着绿松石和珊瑚、玛瑙;他们转经时会堆起一座座玛尼石堆;在圣湖边,他们会用石头垒起一座座塔来寄托愿望;石匠们在石片上刻出经文,垒成玛尼石墙;珠穆朗玛峰脚下的那些村庄里,几乎每户人家家里都摆放着随手拾来的动物化石;林芝地区的人们用石烘板烙饼,用石锅煨汤……西藏人对石头的用、戴、赏,无一不体现着他们与石的渊源,而这种渊源的形成,当然与西藏本地出产多种奇石异石有关。

  “好”石头

  已干了近20年地质工作的毛老师将他收集来的石头铺满一地,这宛如一幅西藏地区地质构成和奇石产地最直观的展示图。他的同事赫老师抚摸着石头一一向记者介绍:山南产玛瑙和水晶,藏北产肉石,昌都产青玉,拉萨产绿石,还有雅鲁藏布江两岸,年楚河两岸,雅砻河两岸,都是好的奇石带……好石头要“硬”一些,比如世上最硬的石头是钻石,“软”石头容易碎。

  记者猜想,赫老师所指的“硬”与坚硬的“硬”有一定区别,因为记者摸着一块拉萨绿石拍了拍,石头内部竟有轻轻的震动,颇有弹性,记者以为这是一种石头“软”的特征,赫老师纠正说,这不是“软”,是“柔”,“柔”的石头也很“硬”,是好石头。他掂起一块产于藏北的黄腊石说:“这种石头也很‘柔’,这是雕刻工艺中常用的一种石材,这种石头,要有透明的光泽才好。”

  但赫老师也补充说,这仅仅是物理层面的“好与坏”,对于玩赏者来说,石头不分好坏,只讲究其“形”和“质”是否对应个人脾味;而如果从经济价值方面考量的话,除了看石头的“形”与“质”,还要考虑石头稀有度所附加过来的价值。他指着一块内嵌有五角星形玛瑙的火山“玛瑙蛋”说,这种石头型好,而且是天然而成,外行人以为会价值高,而其实,这种石头伊朗等地有很多,最近几年进入国内的也多,所以从经济价值方面来估量的话,其实比不上黄腊石。

  “养”石

  当某个城市的物质条件达到一定高度时,人们自然会产生一定的精神需求,玩赏石头与玩赏花草、茶道一样,是一种“雅”意的表达。近些年,拉萨玩赏石头的玩家越来越多,对如何爱护石头、保护石头的知识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石头和玉一样,也需要养。”赫老师说。

  所谓“养”,在物理层面上,指注意经常给石头保洁,擦拭,上油,防止石头过于干燥而“脆”化。赫老师在手上搓开一坨“凡士林”,均匀涂抹在一块黑石头上,又给黑石头换上木雕的底座,瞬间,一块其貌不扬的黑石头大放异彩,成为看起来价值不菲的工艺品。

  “养”在精神层面的意思,是人经常去玩赏、关注,并通过抚摸、把玩等行为让人与石多接触,从而赋予石头一些“灵性”。

  “摸石头时一定要掺有爱心,要轻柔。”赫老师的指尖轻轻地从黄腊石的尾部移动到头部,脸上透析出柔情的神情,那石头仿佛瞬间已被注入了感情,变得更光滑柔和了一些。

  “经济”石

  黄金有价石无价。近些年来,内地有些地区因炒作而几近疯狂的“奇石”也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奇石现象之后,还隐藏着的“引发大众疯狂的财富神话”、“文人雅士之石文化”等众多话题与社会现象。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玩石赏石的行列的同时,以经济价值来评估观赏石、让观赏石进入市场流通,这是必然趋势。

  大昭寺广场前的一家以售卖观赏石为主要经营方向的工艺品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装潢”精美的石头,虽然店员一再强调这些石头都产自西藏本土,但显然,这些石头的“再加工”都严格遵照了内地工艺制品的制作方式,在造型、抛光、摆放等方面都体现出其作为现代工艺品的豪华与大气,当然,价格也不便宜,这里的每一尊造型稍好的石头都是价值过万。


西藏天眼石手链(来源:百度图片)

  同样在大昭寺广场南侧的另一家店则显得朴实很多,店主李文东在西藏做石头生意已有七八年时间,他的店内的二楼,摆了满满一面墙的各类工艺石,产自山南的“玛瑙蛋”是较为普通的一种,较为稀罕的,是层层堆叠仿佛摇摇欲坠的大绿松石(但李文东强调这种石头并非西藏本地所产),点缀着很多“天眼”的玛瑙石,形状完整的海洋化石,等等。

  李文东从玻璃柜子里摸出一只古朴的石碗,补充道:“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收藏品”。这碗沉重而且看起来似乎实用价值不大,但异常少见,材质不同于墨脱的石锅。据李文东介绍,这是牧区的老百姓带过来转卖给他的,至于买家,李文东同样认为“可遇不可求”,因为这样“一坨”看起来其貌不扬的石头,价值好几千块。

  另一种不以材质论价值的石头是“天眼”石,这本是喜马拉雅山区较为常见的一种玛瑙石,匠人们顺着石材的纹路将其中的一只只“眼睛”雕琢突出,石头表面宛如一个个“莲蓬”。这种石材也是天珠的原材料,因为对西藏人来说,天珠除了观赏价值外,更具养身价值和宗教意义——传说中天珠具有强大的神奇能量,甚至昌都地区就有以家里有几粒“9眼天珠”来评判一个家庭的富有程度的风气,这导致天珠的价值无法估量,同样也提升了天珠的原材料“天眼”石的经济价值。

 

(责编:阿菌)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