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碗的造型各异,用途也有所不同 摄影:杨旭
生活的细节总是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用具中。
例如在东北,家里的女人至少要有一件貂皮大衣,否则会被人耻笑家境贫穷,貂皮大衣是东北人生活品质的象征。在西藏,能体现人们生活特点的是木碗。
一首古老的藏族诗歌《情人般的木碗》里这样唱道:“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
在西藏,木碗是非常常见实用的日用品,具有悠久的历史。西藏林芝地区的朗县、察隅,山南地区的加查、隆子、错那,阿里地区的噶尔等地均产木碗。
按藏族传统,一般人使用得最多的餐具是木碗。木碗一般用桦木、杂木雕琢而成,质地结实,不易破裂,花纹细腻,较为美观。西藏的木碗可分为大碗、小碗、盖碗、套碗、木钵等种类;用途广泛,可供喝茶,吃糌粑,存放食品、香料、佐料等,而且还具有光滑、细致、美观、实用、不变味、喝茶香、携带方便等特点,杂木碗还有防毒的优点。
这套珍贵的木碗是镇店之宝,卖价近乎万元 摄影:杨旭
偶遇察隅木碗作坊
在林芝八一镇,八一大道会展中心后面的中国银行对面,偶遇一家专门卖察隅木碗的店面。走进店里,我们不禁被琳琅满目的各种木碗所吸引。在这里,有造型独特,可以分别放置饭菜的“两件套”盖碗,有喝酥油茶用的木茶碗,还有盛放糌粑用的带盖子的大木碗。40岁的尼玛扎西是这家店的老板,同时也是制作木碗的师傅,他正坐在店里,用蘸着清油的纱布,擦拭着木碗,为木碗做着“美容加工”。
察隅木碗主要产自上察隅目宗村、阿扎村等地。
尼玛扎西介绍察隅木碗的优点说:“这个碗就是我们老家察隅最常用的木碗。打开盖子,一边可以放饭,一边可以放菜和肉。扣上以后,就揣在袍子里上山干活去了。吃饭的时候,饭菜还是热的。这种木碗可以保温,还可以透气。吃的东西放在碗里,几天都不会变质。”
据尼玛扎西师傅介绍,察隅木碗距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他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开始跟当地的老工匠学习木碗的制作工艺。用来制作木碗的原料,采用的是当地特有的“五角木”和“三角木”。木碗上呈现出的花纹,也决定了木碗的身价。最好的花纹叫做“赞亚”,花纹的排布细腻,甚是美观。据说,这有着“赞亚”花纹的木碗,除了美观保温之外,还具有防毒的作用,因此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
尼玛扎西师傅还带我们到店面旁边的小加工坊里去参观木碗的制作过程,尼玛扎西的徒弟正在加工着一只木碗。这木碗制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讲究。首先,先要去察隅本地选购木材,以节大、疙瘩多的树根或树疙瘩为佳,这些木头有韧性、无毒、无异味、不易变形。选好材料后,根据木材大小、形状、材质等进行制坯,完成粗略的轮廓。然后再经过粗旋,基本形状就出来了。雕磨是最费工夫的,也是最费劲儿的活儿,这一工序要精工细作、用心雕磨,做到厚薄匀称、划线曲美、碗底平稳。其间还要根据不同阶段及部位要求变换采用宽窄不同的砍刀、刻刀、尖刀、锉刀等多种工具。做好后,还要经过用清油反复擦拭、轻轻打磨的过程。只有这样做出来的木碗,才光滑美观、经久耐用。而且由于不上漆,木碗使用起来还非常安全卫生。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