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拉萨泥塑、布制面具:植根于民间的传统艺术
已经制作好的泥塑佛像 摄影:阎家银
佛像轮廓固定 唯装饰品不同
藏族面具起源的历史源远流长。众多资料分析:藏族面具自新石器时代产生以来至公元14世纪,大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为了更好地了解,记者采访了拉萨古艺建筑研究所所长普布次仁,他告诉记者:“公元8世纪和公元14世纪是藏族面具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寺庙‘羌姆’和‘藏戏’两大面具的出现使藏族面具由单纯的兽形象时代进入到神、人、鬼、兽形象并存的时代,面具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藏族文化艺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门类。”
普布次仁介绍道:“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以后,随着佛教的大力宏扬,使泥塑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泥塑面具的主要材料是塑泥。从塑雕技术上来说,有浮雕,阴阳刻凿,雕镂,铸造,空心塑造等;从内容上来讲,泥塑面具的绝大部分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有一些反映民间手工艺人思想意愿的作品。”
在泥塑技艺中除了面具外,佛像也是不计其数,从形态上可分为喜相、怒相两大类。“手工艺人在制作泥塑佛像时一定要按照标准进行,就像画唐卡一样,这些艺人要把《造像度量经》牢记在心里,在制作时要不停默背佛像的尺寸大小,所以你看这些已经制作好的泥塑佛像在轮廓上都是固定的,只是在一些装饰品上有所不同。”普布次仁一边指着身旁的泥塑佛像一边讲解道。
除了泥塑面具、佛像外,拉萨布制面具制作技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普布次仁说:“在布达拉宫内有一个布制的金刚面具,无论是在艺术角度还是制作技艺,这个面具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的装饰品是采用象牙、贝壳、绿松石、红珊瑚等打磨而成,在制作时,手工艺人要投入百分之百的耐心,只要出现一点差错,就会前功尽弃。”
据普布次仁介绍,早在吐蕃王朝时期,西藏就有宗教舞蹈羌姆和名为“吉达吉姆”的歌舞剧。“吉达吉姆”在演出时演员要戴上白色面具,其表演的内容是请求天神降雨或不要让本地出现冰雹、刮大风等自然灾害。这种歌舞剧在今天的日喀则地区仍然存在,人们常将之称为“抗灾歌舞”。而在宗教舞蹈羌姆中,面具多数是根据佛经及寺院殿堂中的塑像制作的,制作手法要求较高,以立体造型为主。
普布次仁说:“拉萨布塑羌姆面具与金刚法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藏语里,金刚法舞被称为‘多吉嘎尔羌姆’,俗称跳神,大多数寺庙每年都要举行1—2次。在表演羌姆的时候,除个别角色不戴面具,其他护法神、眷属神及串场人物都要戴着面具进行表演。”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