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盐田现场 摄影:彭瑜
西藏昌都地区,地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西藏的东大门,是西藏地区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在这片近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勤劳的人民、秀美的山川、丰富的资源、神奇的文化。
为努力促进昌都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引导读者关注昌都、投资昌都、发展昌都,近日,记者走进这片雪域高原,深入了解当地的资源、文化、旅游,为读者呈现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昌都。
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纳西乡境内,至今仍保存着世界上独一无二且最原始的晒盐方式。千百年来,它不仅养育了澜沧江畔勤劳质朴的盐农,还孕育出茶马古道上不老的风景线。10月13日,记者跋涉在茶马古道上,品读着这道阳光与风的作品。
澜沧江边 山崖悬起3249块盐田
从香格里拉出发,在崇山峻岭间踏着澜沧江的咆哮,沿着214国道,从云南入藏,首先进入的是芒康县纳西乡。
沿着纳西乡新修的柏油路向澜沧江边进发。峰回路转间,江水在峡谷间激荡,江的两岸却悬起无数的木架结构建筑,远看像成片的稻田。有的装满了水,白晃晃宛如一块明镜;有的干涸着裸露出泥土。
走近这些奇特的建筑,建筑下面全靠一根根木棒支撑着木结构顶棚,顶棚上悬挂着无数洁白的冰棱子,行人只能在下面小心翼翼蜷缩前行。
记者用手指从白色的田块里蘸起晶状体放进嘴里,咸极了。
“不是木楼也不是稻田。”39岁的格桑旺姆正带着两个不到10岁的女儿在这里忙碌着。她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的盐田。
据昌都地区文物局统计,当地这样的盐田有3249块。
千年制盐 养育了两岸世代盐农
没有一台机械化设备,靠这样的木棚就能制盐?
“有1200多年的制盐历史。”昌都地区文物局文博科科长洛松曲扎称,这里的盐井制盐技艺从唐代开始,至今仍保留着最原始的晒盐方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澜沧江两岸,高低竖立着几十口红砖建筑。“这是盛产卤水的盐井。”加达村村长格桑顿登告诉记者,盐井分两处,东岸是纳西村,西岸属加达村,就靠这些盐井,养育了澜沧江两岸千年的盐农。
格桑顿登介绍,纳西妇女一天的劳作从汲卤开始。妇女们沿着很陡的梯子爬入井中,用木桶背出卤水倒入各自的盐田里,之后让卤水经过风吹日晒自然浓缩。
“阳光与风的杰作。”芒康县副县长、重庆援藏干部王永学介绍,据史料记载,一般情况下,春夏风高日烈,东岸每天可以扫一次盐,西岸则两天一次。秋冬日薄风寒,东岸三天扫一次,西岸则需四五天才能晒出盐。
纳西妇女用工具把晒好的盐粒刮出,倒入一个竹篮中,沥干其中残留的水分。一般先刮的盐比较洁白,供人食用;后刮的盐含泥土较多,供牲畜食用。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