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 纸本没骨 66×132cm 1990年
少数民族,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风情一直吸引着为数众多的中国画家。经过几代人的反复探索和推陈出新,产生过不少优秀作品。今天的艺术家对此题材依然热情不减,参与画家之多,创作之活跃似乎更胜从前。我想,这是由于少数民族生活本身丰富多彩,令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物形象、生活情趣和服饰用具,都特别适合艺术表现的缘故。
潘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少数民族风情题材的创作,从早期描写侗族生活的《侗女织布》,表现彝族生活的《结伴》、《彩衣》和《彝女》系列,描写藏族生活的《心愿》、《祥云》、《天眼》,到近期的《塔吉克》人系列,和重彩形式的《藏女》系列,二十多年间,她创作了近千幅这类题材的作品。其中不少在国内重要展览中连续获奖、被国家收藏,加之在海外的展出和评论家的推介,使她在同辈画家中脱颖而出、名声鹊起。
任何一个画家的成功都少不了有利于发展的客观条件。潘缨出生于美术世家,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在大学的四年中受到扎实、系统、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是班内造型、色彩等各项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这为她现在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从少年时代就喜欢读书,是她积累广博的修养和养成勤于思考习惯的另一因素。但除了有利于发展的客观条件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对艺术创作的赤诚和长期如醉如痴的探索和追求,她不懈地研究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找自我。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就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不知道别人是否也像我一样经常感到眼睛的饥渴,我的目光总是在生活中寻找,在尽可能阔大的视域中寻找,直到直接的感受化作画面上的可视语言,同时化作我精神的食物。”(潘缨《画面外的随想》1987年)由于她年轻时就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同样画民族风情题材,她则一直注意不受前人羁绊,不落他人巢臼。除了她从速写出发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造型语言之外,艺术风格和制作技法亦多出己意。故,别人采用情节化的处理,她则多作群像式的构图;别人画工笔突出用线,她则取法于没骨;传统工笔画技法强调平涂和渲染的匀、净、透,她则大量引入不均匀的积染手法,着力发挥色彩和水墨之间渗化、融汇的情趣;传统重彩画处理色彩讲究随类赋采,她则追求光线感和色调的高度统一。前几年评论普遍说,她的一系列黑背景的画有特色,她却又开始了另一浅淡色调的《彝女》系列和强调色彩对比的《陕北》系列。
近年来,通过在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的短期研究,她又开始尝试将传统的矿物颜料和现代日本画的多层画法与她的没骨法相结合,题材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她不愿意重复别人,也不愿意重复自己,时时想要有新的突破。正如她所说:“的确有一些东西比表面的技巧和形式更重要,它赋予枯燥的技巧和形式以生命,那是在每一个画家笔下都不同的东西,因而也是不可能再被重复的东西。一个灵魂被如实地表达时显得那么真诚,它似乎在说:每个人的笔只能诉说自己的故事。”(潘缨《漂泊与回家》1997年)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