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的藏饰小摊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日喀则的商业圈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动。从最早宗山脚下老城区的自发性摊位,到喜格孜步行街,新的上海购物广场,以及随着火车的通车,即将发展起来的车站周边……越来越多的现代商业机构入驻日喀则这座老城,日新月异地改变着它的面目与气质。新老商业与文化如何并存互补,试看将来的日喀则给我们怎样的答案。
老城区藏饰街
在宗山脚下,有一条俗称藏饰街的老街,在第一居民委员会附近的坡道上。据1983年入藏的军区政委杜宏回忆,最早日喀则的商业就在那一带,藏族人民自发摆摊,出售各种各样的民族和生活用品。现在,随着新城区的发展,老街衰落了下来,但是仍然有沿街的一溜小摊在古旧的传统木柱支撑起来的布篷下,继续着不紧不慢的生意。这些小摊货物都大同小异,最为普通的佛珠、饰品、经幡、民族用品(铁箱、手工羊毛靴、铜壶、彩条包之类),却也是大部分老百姓日常所用,足够让人眼花缭乱。小摊右侧背景就是小布达拉宫,古城画意油然而生。左侧有些金银铺和民族食品店。慢慢走着看着,依稀有些过去岁月的影子,倒也悠闲惬意。
喜格孜步行街
充满民族风情的喜格孜步行街
“喜格孜”是藏语日喀则的语音直译,建于2003年,总长近千米。步行街西面是扎什伦布寺文化广场,北接雪强路、日喀则老城区和宗山城堡遗址,南接318国道和班禅大师夏宫,东面与市区主干道之一的青岛路相连,延伸至年楚河大桥及滨河大道。
正因为喜格孜步行街有着如此的地缘优势,于是成为当地居民、游客开展文化活动的绝好场所。目前街道上林立着各式各样的商店,以民族用品、旅游特产为主。藏族传统手工艺品,如家具、卡垫、日用品、佛像等,正是集中展示和销售在这条街上。另外青年旅舍、藏式客栈也不少。随之而来的餐饮业也红火,比如有同时受到游客与本地人喜爱的餐厅。
这里充分体现了日喀则地区民居建筑风格和特色,汇集了各县的建筑装饰特点。
上海购物广场
上海购物广场的大厦
与藏族特色鲜明的喜格孜步行街比较起来,最近新兴的上海购物广场一带则纯粹是本地人过日子——现代生活的消费区。环广场有大型商场、酒店,快餐店德克士、小胖子烧烤、休闲茶座、小吃城谭府楼,最大的超市,以及各种品牌服饰。再往周边,邮局、网吧、书店、药店、各式饭馆、宾馆……应有尽有。在这里,你会误以为自己来到四川的某个城镇。这个核心区域正象征着日喀则向现代城市与文明的靠近。
火车站小商圈
日喀则火车站距离市中心7公里左右。近几年,在它北边大约4公里,5分钟车程的地方,出现了一个规模不大但前景广阔的休闲商圈。这是距离日喀则火车站最近的一处小型商业中心,是未来坐火车到日喀则的乘客最便捷的一个落脚点。
随着市政府搬迁至此,这里也将成为日喀则市未来的行政中心和发展重心。
火车站5分钟商圈内已经聚集了一批开业不久的酒店、餐馆和娱乐场所,同时,几家新的酒店也在动工建设中。在吉林中路上,几百米的距离汇集了多家休闲娱乐场所。
原标题:新老商圈 繁华并荣
(责编:范凡)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