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人类生活中最突出生命精神和智慧的一个方面。在人类历史上,艺术和宗教几乎成为不可分割的关系。宗教愈发达的地方,艺术的发展愈盛,希腊的艺术如此,印度的艺术如此,中国汉地的艺术亦如此,西藏的艺术更是如此,“此盖因人类最早敬畏的对象和歌颂的对象不是自身产生的英雄和爱情,而是面对大自然无限的欣怀与诚敬,由此诚敬与欣怀的心情,于是便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模拟、敬畏、赞颂的特制作品,这便是艺术的始源,而后,循着此一生命精神的发展,便自然而然成为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1]佛教在西藏的影响有多大,我们不必从它的思想形式和生活观念的影响情况去看,只要从各种伟大的艺术作品去看,就可立刻察知,它在西藏乃至整个藏区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影响有多么深远了。
在今天我们所能获得的具有高度代表性的东西,不论是寺庙建筑、雕刻、绘画、还是造像,几乎无不是来自佛教的渊源,因此要论自7世纪松赞干布以来的西藏艺术,亦即等如专论西藏佛教艺术,没有佛教艺术,这1300年来的西藏艺术,即成为完全的一片空白。因此,藏族的传统艺术,基本上是佛教艺术。虽然,今天我们对藏传佛教的教义尚没有作更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艺术品仍然可以使我们体验到不同于平常的经验和感情;即使我们不知道那些宗教的种类派别的内容,仍然可以使我们模糊地感到这些艺术创造所服务的目的。但是,由于宗教艺术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往往又使它们能够冲破宗教仪轨的束缚,在艺术上取得杰出的成就,因而能够被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保留下来。本文所论述的西藏佛教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等)的一般情况,仅是抛砖引玉而已。
壮丽的寺院建筑
藏族建筑是壮丽的。建筑很明显地反映出佛教宗教和政治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人们可以从西藏寺院建筑的发展和风格中看出,后期城堡式寺院的修建完全是为满足通过行政机构来护卫及统治其领地的需要。这种做法,是把寺院置于政治——宗教机构的中心,它已脱离了8、9世纪直接传入的早期印度建筑的原形。建于公元8世纪的西藏桑耶寺就是以印度的乌丹塔布里寺为原形。人们可以颇有兴趣地看到,印度的寺院原形本身业已脱离了其更朴素的起源。它们曾经是四处云游、信奉佛教的贫苦人的避难之地。因此,后期的西藏寺院,像扎什伦布寺、噶丹寺及色拉寺,其职能也十分复杂。它们十分合乎逻辑地体现了印度早期佛教建筑的发展。西藏寺院建筑体现了佛教建筑一个发展阶段。
关于建筑形式。从西藏寺院建筑看,即使是特别夸饰的寺院宫殿,也是同样以立方体组成的,它们的差别仅仅只是更错综、更复杂、更富于装饰,但其建筑的基本特点仍是平顶的立方体排列。同时,尽管这些建筑取材不同,但它们都是木结构体系,采用木柱和木梁架,用榫铆结合,很少用铁活,墙壁不承重等等,与我国其它各地的建筑属于同一体系。[2]
元代以来,由于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的发展,社会财富集中在寺院,因而使藏族建筑的卓越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寺院宫殿建筑方面。一些大型寺院,周围筑起高厚的围墙,有的竟长达四、五里,经堂和佛殿往往建于最高的中心位置上。围绕着主要殿堂,有一大群数以千计的低矮僧舍。许多大寺院,占地在达100公顷以上,构成一组异常壮观的建筑群,宛如一座宗教城市。藏族的宗教建筑艺术,是聚集了藏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发展起来的,当宗教信仰还影响着人们的时候,宗教艺术(包括宗教建筑艺术)往往是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又往往使建筑艺术取得卓越的成就。
在西藏寺院宫殿建筑中,要属布达拉宫最著名,其艺术成就也最高。据《西藏王统记》载,远在公元7世纪时,松赞干布由山南泽当迁都拉萨后,即在布达拉山上建筑宫殿[3]。现在的布达拉宫,基本上是在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于清顺治九年(1652),在去北京觐见清朝皇帝返回拉萨以后开始重建的。整个工程持续了50多年才告完成。到了十三世达赖时,又着力扩建,先后经历了300年的经营,才奠定了今日布达拉宫的面貌。
布达拉宫是我国藏传佛教建筑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一层层重叠上去的宫殿一直盖到山顶,把布达拉山(红山)遍覆了个风雨不透,远远望去,这座宫殿似从山岗上生长出来一样。宫殿高达200余米,宽300余米,缘山砌平楼13层,红白两色宫,上有金殿3座,金顶重重,异常雄伟壮丽。
布达拉宫的建筑工艺具有如下特点。基础坚固。建筑时由红山南麓奠基,数米厚的宫墙基石全用巨型花岗岩直接砌在红山山基岩体上,顺山势直至山顶,正侧视面呈一巨大梯形。这样,红山的整个岩体即成为布宫的基石,无论远眺或近观均给人以坚如盘石之感。宫殿内部回廊曲径交错纵横,犹如迷宫。其宫殿、经堂、塔殿、天井、平台等均以石木结构连为一体,相互牵挂依附。如此精妙之布局,不仅显示了建筑设计师之匠心所在,而且反映了高超的数学计算和力学水平。内部装饰精美华丽。到处是壁画、彩绘、金银饰物,五彩缤纷,金碧辉煌。所有廊柱、梁架、门窗、斗拱均彩绘或雕刻着花纹、人物、鸟兽、彩云。藻井的精美堪称东方图案艺术佳作。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灵塔殿的塔饰。布宫内有大小不等五至十三世达赖的8座灵塔[4],其中五世达赖灵塔最大,最华丽,塔高14.85米,塔身全为金皮所包,据说共用黄金119,082两,塔身金皮上镶嵌着珍珠、宝石、珊瑚、琥珀、玛瑙等共18,677颗。布宫不愧为藏族民族艺术之巨大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