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元朝发思巴国师译集、民国陈健民上师整编、赖仲奎等纂集《萨迦道果新编》[Z],台中:慧海书斋,1992初版,张世宗序,2-3页。另据王尧老师介绍,宝珍上师是一位在五台山修行的蒙古僧人,名官却多吉即宝金刚,约在1920年由五台山到北京传法,得到宫廷传出的法本,由周叔迦居士出资翻印了50本,王森先生保存有一部,王尧老师20世纪60年代曾在王森先生处见到。80年代时王尧老师在刘锐之上师处得见《大乘要道密集》印本后,曾著《评元代宫廷佛教经典》一文,收入南京大学出版的纪念韩儒林先生的文集中
[2]《萨迦道果新编》,437-438页。此处提及的诺那先师亦称诺那呼图克图,是民国时期在汉地传法的一位著名西藏僧人,他是昌都嘎拉寺僧人,号结仲喇嘛,清末民初时帮助入藏川军,在统领彭日升部下任职,1918年藏军攻打昌都,彭日升战败,诺那喇嘛和彭日升都被俘,被监禁在工布,彭日升死在第穆寺,诺那喇嘛后来逃脱,经印度到北京传法,自称呼图克图,会见九世班禅,后又入川传法,经四川军阀刘湘推荐为蒙藏委员会委员,住南京净觉寺,弟子众多。黄慕松入藏时得知他是自称呼图克图,回南京后将其革职,于是他又到北京活动。1935年红军长征过甘孜,刘湘举荐他为西康宣慰使,因与西康军阀刘文辉矛盾,被撤职押解出西康,在甘孜病死,年74岁。见《西藏地方志资料集成》[Z]第二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76-77页。
[3]吕澂:《汉藏佛教关系史料集—导言》[J],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专刊28,第1册,成都:1942年。
[4]白桂滋著、邓小咏译:《迄今无解而归于八思巴名下的元代文献集》[J],《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十三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7年。原文载《西藏与佛教研究——纪念乔玛诞生200周年》,布达佩斯,1984年版。另有方骏译文,将题目改为《一部珍贵的元代佛教文献》[J],《国外藏学动态》第2期,成都,1987年。
[5]陈健民:《道果探讨》[A],《萨迦道果新编》437-498页。
[6]东嘎洛桑赤列著,陈庆英、敖红译:《藏文文献目录学》(上)[J],《西藏研究》1987年第4期。
[7]《萨班贡噶坚赞全集》[Z],第三册,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92年,110-112页。密哩瓦巴,今译毗哇巴,为印度古代的大乘佛教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被萨迦派奉为本派教法上的祖师。
[8]详见陈庆英、蒲文成:《西纳家族、西纳喇嘛和塔尔寺西纳活佛》[J],《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
[9]达仓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藏文版,512-513页,参看陈庆英汉译本,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298-299页。
[10]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M],所附录榆林窟汉文题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304-305页。
[11]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M],所附录榆林窟汉文题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267页。
[12]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M],所附录榆林窟汉文题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118-119页。
[13]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4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