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觉囊派僧人迈才让 摄影:许娜
“通过辩经、论文答辩,最终取得‘智然巴’学衔,是一个展示学识与才华的过程,也是一件自豪与严肃的事情,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来自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扎西曲龙寺的29岁考僧迈才让8日在辩经考试休息间隙如是说。
5月7日起,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第二届中级学衔班的23名觉囊派考僧将进行近10天的辩经考试与论文答辩,考核通过后将被授予“智然巴”学衔。
“智然巴”中级学衔,全称“智仁木然坚巴”,与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拓然巴”一样,是藏传佛教新学衔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拓然巴”高级学衔和“智然巴”中级学衔都是面对各教派的学衔,它完全区别于各教派各自授予学位标准、要求不统一的传统学经制度。
“这届中级学衔班的学僧全部是觉囊派的,来自青海果洛和四川阿坝的11座寺庙。”迈才让说,“都是两年前由各个寺院里推荐,通过入学考试合格后,来到高级佛学院的,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高级佛学院修习期间,除了传统的以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为基础的宗教课外,还设置了汉语、计算机、论文写作、藏文书法以及历史、法律法规和政策理论等课程。“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学到了很多综合性的知识,更多地开阔了我的视野。”
迈才让说,两年的学习不仅积累了藏传佛教知识,而且通过学院组织的众多参观、交流活动,接触到了很多以前并不了解的东西,受到了更加直观的教育,感受很深。“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对社会、对民生、对周围环境的了解,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收获,对以后的修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迈才让所在的扎西曲龙寺,是一座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觉囊派寺院。“我们寺院已经有两位‘拓然巴’,六位‘智然巴’了,这届我们又有六个人一起参加考试,希望能够继续学习,传承佛法,利乐众生。”
“回去后会跟其他人一起分享这两年的知识,也会更好地传播佛法”,自幼出家的迈才让,家里还有两位兄长在寺院修行,“僧人布施奉献、为信众开释解惑,即是快乐幸福之所在。”
原标题 青海觉囊派僧人:传承佛法利乐众生即为幸福所在
(责编: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