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藏族雕版印刷在佛教传播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德格印经院
雕版印刷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藏族雕版技术始于8世纪之前。在敦煌出土的吐蕃古藏文文献中,人们发现了加盖有飞鸽图案和带翅狮子图案印章的文书,这些印章是藏族雕版印刷的雏形。
11世纪,产生了藏文印版的雕刻版和真正意义上的印刷技术。众多文献和实物资料,证明了藏族雕版印刷术距今已有900年以上的历史,如兴建于1098年的甘肃张掖大佛寺的巨型木制卧佛中,就藏有大量的藏文刻版印刷品。
最为人熟知的藏文大藏经印版是明代《永乐大藏经》。1409年和1414年,宗喀巴大师特派弟子大慈法王释迦也失两次应召赴北京,负责审校在南京刻印的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的全套铜刻印版,即《永乐大藏经》,开辟了藏族雕刻印刷史上用铜版印刷的先河,推动了藏文佛经雕刻印刷技术的发展。
1727年,由德格土司曲杰·登巴泽仁出资主持、大学士司徒却吉龚勒任终审,以理塘《甘珠尔》为母本,通过察巴《甘珠尔》、江孜《甘珠尔》等多种版本进行校勘,聘请56位书法家,在原有字体的基础上规范统一字体进行刻样,遴选600位工艺精湛的雕刻师经过5年的努力,最终雕刻完成了108函大藏经《甘珠尔》印版,成为今天最具权威性的德格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登巴泽仁去世后,其子喇庆格嘎赤勒加措继承父业,于1742年完成了213函《甘珠尔》印板的刻制。
在众多印经院中至今印版存量最多、保护最完整,雕版和印刷技术传承最完好的是德格印经院。德格印经院印版的内容包括语言学、逻辑学、历史学、医学、工艺学、文学、天文学、佛学、戏剧和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念修仪轨,志巴普布泽仁、珍拉降映和唐拉泽旺等著名画师所绘唐卡画、杂嘎里、佛塔、坛城、符轮和龙达等的木刻画印版。此外,还有《印度佛教史》、《中原佛教史》和《雪域佛教史》,梵文、乌都尔文和藏文三合璧的《般若八千颂》,藏区早期宗教苯波教的《黑、白、花龙王经》等珍贵文献印版。德格印经院现存30余万张印板,存有藏族造纸、书写、雕版、朱砂和墨汁加工、印刷、装订等多种传统技艺,是融文物管理、文化保护和技艺传承为一体的文物管理机构。
藏族雕版技术在工具制造、板材加工、文字雕刻、校对补刻和图案雕刻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技法要求。他们运用的工具主要有槽口挑刀、平口刀、反凿、平凿、大凿和指甲凿等。木刻印板要选用无节、无裂缝、无朽点、无木旋且质地坚硬的红桦木,将其在秋季砍伐加工成寸板后,用微火烤,半干时用湿牛粪堆沤数月,经水煮、烘干、刨平、贴样、刻版、校对、修补和防蛀等多道工序,保存数百年而不变形、不虫蛀。贴样的纸张最好是上等的薄藏纸,样纸要贴正贴稳,字迹图案要清晰。雕刻文字要按照先大后小、先深后浅、先粗后细的顺序,先用铲凿出大的空隙,再用挑刀挖深处,雕刻字眼空心和四元音等细节前用水浇板,外表稍干时,雕刻细小部分,最后修补完成。
文字印版刻好至少进行四次校对。每次校对程序有不同名称,初校必须由一人念稿一人看刻印的文字,称为“念校”,二校称为“复校”,三校称为“再校”,清样称为“顶饰校”。
印版雕刻师在雕刻印板时身体要坐端正,坐姿端正雕出来的字才有方正之美。在雕刻佛像的脸和眼睛等部位时,最好选择在静谧且采光良好的环境中,使雕刻师心神安定,情绪饱满,视觉清晰,这样才能够雕出精品。
藏族人民自7世纪以来,世代秉承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传承技艺的使命感,不断总结经验,传承技艺,谱写了雕版印刷史上的不朽篇章。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责编:翟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