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寺
萨迦寺之前世今生
萨迦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区萨迦县奔波山上,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700多年前,它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也是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活见证和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1961年,萨迦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萨迦”系藏语音译,意为灰白土。史料记载,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贡却杰布发现西藏奔波山南侧有一山坡,山上的土呈白色,泛着银光。据此瑞相,贡却杰布出资建起萨迦寺,并逐渐形成萨迦派。萨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来涂抹寺墙,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萨迦派采取血统和法统两种传承方式。贡却杰布卒后,其子贡噶宁布主持萨迦寺。贡噶宁布学识渊博,使萨迦教法趋于完整,被尊称为“萨钦”(萨迦大师),为该派初祖。贡噶宁布的次子索南防摩为萨迦二祖。三子扎巴坚赞主持萨迦寺57年,为三祖。四子贝钦沃布的长子萨班贡噶坚赞是萨迦派的著名人物,也简称萨班,或萨迦班智达,是为四祖。
公元13世纪初期,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落兴起,用武力统一中原。1240年(南宋嘉熙末年),元朝阔端进兵西藏前,欲召见在各教派中声誉较高的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萨迦四祖)。1244年(南宋淳祐四年),萨班贡噶坚赞率侄子八思巴前往凉州(今甘肃武威),于1247年(南宋淳祐七年)在凉州会见阔端,并写信说服西藏各派高僧和贵族接受了元朝的对藏条件,把西藏正式纳入了祖国的版图。
忽必烈统一全中国、建立元朝中央政府后,封八思巴为“帝师”,赐玉印“命统天下释教”。在萨迦班智达、八思巴法王两代萨迦祖师的努力下,西藏彻底结束了400年的分裂局面,先后实现了13万户和3个藏族聚居区的统一,最后又与蒙古、汉民族融合,形成中华多民族大统一的国家,对我国的领土完整和稳定发展至今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如今的萨迦寺巍峨庄严,吉祥殊胜,萨迦寺僧众始终秉承并实践“慈悲护持众生”的佛教精髓,传承着昆氏家族的古老法系,为继承和发扬西藏珍贵的文化遗产、维护西藏的团结与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赢得了世人的崇敬与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