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是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日,西藏日喀则地区迎来了藏历新年,位于日喀则地区的萨迦寺通过古老盛大的“羌姆”表演表达对新年的祈愿。
“羌姆”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藏传佛教宗教仪轨,又被人们称为“跳神”。在西藏,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寺庙里的僧侣们便穿起锦缎彩袍,戴起硕大而华丽的面具,跳起威武庄严的祈神舞蹈——羌姆。
上午10点多,前来观看“羌姆”的僧俗群众穿着节日盛装,有的骑着摩托车,有的开着手扶拖拉机、卡车,带着自家丰盛的食物,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萨迦寺广场,准备提前找个好位置。
凌晨5点,定日县措果乡的边巴和自己的朋友达瓦、丹增迎着夜色和寒气搭车赶往萨迦寺。经过3个多小时的路程,她们沐浴着越过巍巍群山的阳光,来到了萨迦寺。“为了在观看‘羌姆’表演前能够完成朝拜,我们就早早来了。”
中午12点,在法螺、法号、钹等法器的伴奏下“羌姆”正式开演。记者看到,担任“羌姆”表演的老少喇嘛们,头戴各种神、兽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按照神位的高低顺序出场,令人目不暇接。
随着一声长号声,几个戴着1米多长巨型狰狞面具、身高3米多长的“护法神”登上广场,吸引了观众的阵阵称赞。随后,身着盔甲、手执刀矛的武士上台,表演舞刀、射箭等技艺。
轮到萨迦寺的护法神萨迦巴姆登场,现场顿时鸦雀无声。人们排好长队,争先恐后上前献哈达,还用头碰触“护法神”,以求得保佑。
最后,诸神会聚在寺庙西边,焚化用糌粑做成的“朵玛”,象征着驱魔送祟结束,大家喜气洋洋地返回寺庙,一年一度的萨迦寺“羌姆”圆满完成。
63岁的巴桑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看一会儿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青稞,洒向天空,任由这些青稞掉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平安安。”巴桑说。
藏学研究者杨辉麟在《西藏的民俗》一书中指出,“羌姆”有独特的佛教文化内涵。西藏古老的苯教和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和格鲁派等都有自己的“羌姆”,形式内容各有异同。
萨迦寺“羌姆”有500多年的历史,表达了人们驱逐未来一年中所有邪恶,迎来人间祥和与福顺的美好愿望。
萨迦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祖寺,始建于1073年,位于萨迦县境内的本波山麓,分南、北两寺,寺内有大量宋元时期的佛像、壁画、经书墙等珍贵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被称为“西藏的敦煌”,是西藏的一座文化宝库。
(责编:青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