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首页 > 西藏旅游 > 西藏游记

心随梦想撒欢去 New

阳光   发布时间:2010-08-22 08:23:00   来源:大公网

  如果问喜欢旅游的人“此生最渴望去哪里”,“西藏”一定是得票最高的,我也会这样回答。

  十年前,在云南中甸,被高原反应狠狠闪了一下,从此以为去西藏于我是遥不可及的事,看到、听到太多的关于高原反应的骇人故事,我真的被吓住了。而今,当我在西藏行走了半个月,尤其是在“无人幸免”的纳木错、珠峰大本营宿营过,毫发无损潇潇洒洒地归来后,说起先前的恐惧、忧虑,竟不以为然地付之一笑。

  去西藏不需要任何理由,那是心随梦想撒欢的地方,是这辈子不去不甘心离世的地方,是历尽艰辛终不言悔的地方……

  从杭州乘坐火车到这里,行程四千多公里,行车时间五十多个小时。过格尔木以后的二十几个小时都是行进在高原之上,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上下。坐火车旅行要比坐飞机更浪漫,更有故事。我们一行三人是中学同窗,现已五十七、八,经历了该经历和不该经历的一切,也沾染了该有和不该有的一切,心脏不好,血压也高,但眼下却是气定神闲地盘腿坐在卧铺上,摆弄相机,看书看地图,做数独游戏;或自斟自饮茶和咖啡,或去餐车腐败一顿;聊到眼皮打架,睡到自然醒,互相提醒着吃药……与车下、与家里的生活相似又不尽相同,随着方位的变换,随着海拔的升高,彼此间有了更多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串联起本已迟缓的思维和言行,仿佛又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青春美好、意气风发的时光。对旅游来说,只要心还年轻,只要还有梦想,年龄和身体都不是问题。我们三个准老人、准病人会怎样度过这次期盼已久但又是此生最艰难的西藏之行呢?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车过陕西、甘肃后,翠绿的白杨树、黄土高坡的沟壑、偶尔掠过的窑洞、穿梭般进出的隧道都被黑夜甩在了远方。

  一早起来,窗外的景色已和前日大不相同,青藏高原那壮阔、苍凉之美对来自东部来自南方的人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心灵的震撼更甚。渺无人烟的大漠,浩瀚无垠的天际,山舞银蛇的群峰,云蒸霞蔚的朝晖……你会不自禁地发出声声赞叹。

  进入可可西里之后,游客的关注点都落在野生动物的身上,比起天地之大,那些生灵实在是渺小,藏羚羊不是概念中的一群群,而是一只两只地在你眼前一晃而过,与铁轨隔着一段距离,小心紧张地向列车张望。整个车厢里我的运气最好,竟然抢拍下一群藏野驴!它们刚从我们这趟列车之前越过铁轨,边跑边回头,一幅惊魂未定的神情。为了抓住这些难得的镜头,只听得一声声惊呼,大家一会儿凑到过道边的右窗,一会儿又折回铺位边的左窗,由于情绪过于激动,来回跑动频繁,有人开始头痛,高原反应来了!每一节车厢在连接处都设有海拔高度显示仪,它一刻不停地变换着数字:(青海湖)三千一百九十六米,(格尔木)二千八百一十九米,(昆仑山口)四千七百七十六米……(拉萨)三千六百五十米。唐古拉山口海拔五千零七十二米,是青藏铁路最高点,也是世界铁路海拔之最,而可可西里地区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都在四千六百米以上,初上高原的人对这个高度不能掉以轻心,否则,马上见颜色。

  下车后,与司机小张接上头,便驱车赶往宾馆。小张很有心,见远处的布达拉宫灯火通明,特地带我们去广场看布宫的夜景,不料,到了广场,那布宫也到了熄灯时刻,但是,另一个景象立刻吸住我们的眼球——萨嘎达瓦节的街景。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萨嘎达瓦节,这是释迦牟尼诞生、成道及圆寂(涅槃)的日子,一般是从藏历四月十三至四月十五日,但在藏历中整个四月是佛月,在此期间,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族群众,都要以转经、烧香、吃斋饭、放生等形式纪念他们心目中的佛祖释迦穆尼。

  萨嘎达瓦节有两大特色:大规模的转经和行善。

  所谓转经,就是按约定即成的环形线路边行走边念经祈祷。全拉萨的转经线路有三条,内环线约五百米,中环线约一千米,外环线约五千米。到藏历十五这天,转经达到高峰,转经念佛的信徒从凌晨一直到半夜,川流不息,煞是壮观。

  行善是萨嘎达瓦节的重要内容。信徒们认为:通过行善,佛祖会看出哪些富人具有普渡众生、慈悲为怀的品德。而行善者无论是生活富裕的本地人,还是外来的香客、生意人,也都希冀通过施舍来报答佛祖的恩惠,显现自己的好品德,以求得到好的报应。被施舍的人,有来自贫困地区的藏族人民,也有来朝拜而经济拮据的香客,当然也不乏常年以乞讨为生的。

  在萨嘎达瓦节,他们既不用做可怜状伸出手来讨要,得到施舍也不用声声道谢,只需安静地坐着,接受施舍后用目光回谢就完事了。施舍过程非常平静,施舍的金额并不大,从一元到五角、二角,甚至一角都行。被施舍者从不计较,更不会赖着追着你多要。贫穷的人当然不会轻易错过这样的日子,于是,萨嘎达瓦节又有“穷人节”之称。

  节日这天,藏族群众会自发地汇集到布达拉宫背后的龙王潭过林卡(在园林中娱乐)。龙王潭所在的宗角禄康公园离我们的住地步行只要五分钟,很遗憾,我们没能看到白天聚会的热闹场面,但在迷蒙夜色中,“穷人节”的主角们确是随处可见,有的静坐在路边等待施舍,有的边走边不停地捻动佛珠、摆动经轮,还有的以叩等身长头替代行走,即使是穿越宽阔的北京东路,跪倒、趴下、起身……怎么也得几十个轮回才能到达马路对面,叩头的一个动作也不马虎,两边的车辆也静静地等候着,绝不会鸣笛催促。我没想到,黑夜中进入拉萨的第一幅画面是如此奇特,深深地留在脑海里。(《走近西藏》之一)(文章有改动)

(责编:雨田)

我要留言: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