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环境问题因气候变化日益严峻

T-
T+
评论 收藏打印
作者: 王琳琳发布时间: 2017-12-13 14:26:30来源: 中国环境网

由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和尼泊尔人口环境部联合主办的“提升兴都库什喜马拉雅的适应能力——为亚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案”国际会议近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召开。来自全球山区发展领域的数百名环保人士、科学家、政策专家以及政府代表齐聚一堂,从合作、性别、食物、市场、生态系统、贫困、政策、能源、气候、知识、投资、水12个方面,共同探索、商议提升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适应能力的方案。

兴都库什山脉是亚洲中南部的高大山地,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内,少部分位于巴基斯坦,是中亚、西亚、南亚沙漠地区中的主要水源区之一。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共覆盖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缅甸、不丹、阿富汗等8个国家,向21亿人口提供水源、居住地和生态系统。

但是,高原山地的生态环境并不适宜生存,如难以接近、生态脆弱、地处边缘等。人们必须采取特别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才能适应当地环境。同时,高原山地正面临气候变化、移民外流、自然资源减少等因素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据了解,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及由此引起的洪水、干旱、高温、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灾害,已经对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生态系统和地区居民造成影响,并且后果十分严重。当地居民在应对洪水、干旱、山地滑坡等自然灾害时,通常十分脆弱,毫无应对能力。

ICIMOD总干事大卫·莫登(David Molden)表示,高原山地发生的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亚洲,更影响世界。“我们为高原山地发生的变化寻找未来策略,不仅造福于山区居民,更造福于世界20多亿人口。”莫登表示。

此次为期4天的会议,以“resilience”为关键词展开了12个方面的讨论,包括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防控;水、食物、能源安全和可持续生态系统;消除贫困和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山区生计的投资。会议还探讨了建立潜在机制和方法的可行途径,包括地域合作、政策与机构、市场与商业方案、知识与技术网络等方面。

莫登表示,“resilience”意味着对经常发生的变化或自然灾害有所准备。具备“resilience”的能力则意味着具有能够从这些变化或灾害中复原的能力,甚至比以前的状态更强。

经过为期4天的讨论,大家形成了关于打造更有弹性的兴都库什喜马拉雅的12点共识,包括加强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居民(尤其是青年人)在全球范围的有效发声;建立及强化各层级的管理机制、合作联系,以便促进地区恢复力建设。这些共识将为广大的利益相关者打造一个更有弹性的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提供行动指南与参考框架。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媒体工作坊”、“青年论坛”、“加强地区合作”等边会。

(责编: 央卓)
用户名密码注册
发表评论
最新最热

相关阅读

     
  • 观察/
  • 文化/
  • 宗教 /
  • 旅游 /
  • 秘闻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老西藏精神
  • 尼玛嘉措:红军走过的地方
  • 亚格博:形色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