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已经在首都博物馆展出三个月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即将于2017年8月27日落下帷幕。近日,中国西藏网小编探访了首都博物馆,看看这些千百年历史的文物如何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图为展览入口。
据了解,该展览旨在充分反映近2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与辉煌成就,以1995年-2016年历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文物为重要依据,最终参展文物涉及21个省、49家单位、共360件(套)。图为元朝的男女陶俑,其中男俑的发式衣着体现了蒙古族特点,女俑则为汉族装束,它们出土于同一座墓葬,体现了元代多民族杂居、文化交融的历史现象。
早在夏代,今天的新疆地区已经存在发达的畜牧文化,羊毛纺织工艺颇具特色。这顶毡帽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若羌县小河墓地,距今约3800年,用灰白色羊毛毡制成,缀有伶鼬毛皮,一侧插着两根羽毛。据介绍,商周时期的新疆居民无论男女都喜欢戴插有羽毛的帽子。
这双刺绣皮底矮靴同样来自新疆。它出土于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墓地,为汉、晋时期的产物,距今约有1600年到2200年。这双靴子用毛毡和红色毛织物作为主要面料,整块皮子剪裁为靴底,靴面采用锁绣和网绣工艺,根据选料与装饰情况推断应为贵族在室内走在地毯上时穿着,它的主人应当是一位身份高贵的男性。
这是一双东汉时期的刺绣手套,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楼兰壁画墓,距今至少有1800年。它以白色细绢制成,周身锁绣云气纹,局部用同色系的深浅颜色丝线绣成渐变效果,针法和纹样都是汉代典型的,应当出自汉地绣工之手。
这是一件汉晋时代新疆女性的“化妆包”,名为“动物纹织锦栉袋”,“栉”是梳子和篦子的总称。这件文物出土于新疆尼雅遗址,正面采用织锦工艺刻画了多种动物形象,内有木梳和木篦各一件,应当为墓主人生前喜爱之物。
说完了“衣”再来说“食”,这件螭纹金盘属于南宋晚期的播州(今贵州遵义)第十四世土司杨价,他设科取士,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他在世时是播州土司最为强盛的时期。
这件螭首金杯同样属于播州土司杨价,出土于贵州省遵义市杨价墓,是南宋金银器的代表作。
说完了“衣食”,古人又如何睡觉呢?这件汉晋时代的枕套或许可以帮我们做出一番联想。这件“汉字动物纹织锦枕套”同样出土于新疆尼雅墓地,主题图案为动物纹,包括虎扑羊、长翅膀的独角兽和双角兽,之间穿插汉字铭文,颜色保存非常完好。这类织锦枕套是新疆地区贵族墓葬中的常见之物,能够穿越千年依然完好,还要得益于新疆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衣食住行,最末一位的是出行。这件出土于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的三骑士铜鼓在鼓面上铸有三个骑士和一头牛,骑士头戴头盔、耳戴耳环、身着对襟衫和披肩,再现了古滇国武士的风采。铜鼓是中国西南云南、广西地区和东南亚的一种重要乐器,用于宴会、战争、祭祀等重大场合。
这件“八人猎虎铜扣饰”同样出土于云南李家山古墓群,展现了古滇国先民庆祝打猎的欢乐场面。图中一人击鼓,五个猎人手持长矛扛着捕获的老虎凯旋,前来迎接的人们则献上公鸡和酒坛。这件饰品的年代约为战国至东汉初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件牦牛金饰件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四棵树墓地,为西汉文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西藏网 图、文/苏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