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票,作为我国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是当时保障供需、解决居民吃穿用的必需品。当时,对物资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放粮票、布票等专用购物票,只有拿着政府发放的购粮本与粮票,才能购买粮食。

各地粮票的设计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印有精美的图案,有的将本地风景名胜和浓郁民族风情设计在粮票上。比如西藏地区的粮票、布票等部分票证上就是以牦牛作为图案,体现了浓郁的高原特色。在票证发行中,由于西藏地域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当时西藏地区粮票、布票、面票等多种票证的初始发行数量就相对较少。

当时在不同地区流通的这些粮票、布票等票据上,除了图案外,还会设有蒙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等少数民族文字。60年代,西藏地区使用的布票上面就标有显著的藏文。

1960年,西藏军区印制了第一套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粮票。与大部分军用粮票不同的是,该套粮票只限驻藏部队内部使用。1993年,西藏成为最后一个停止使用粮票的省份,这也标志着票证时代的结束。随着国家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这些花花绿绿的票证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现在的吃穿用住,再也不用带本带票了,粮票粮本也进入了博物馆、纪念馆,成为记录一段历史,讲述时光故事的实物见证。(中国西藏网 图文/姚浩然)

中国西藏网微博
中国西藏网微信





大昭寺
天湖纳木错
心中的布达拉宫
“航拍中国”摄影展
微视频《为了共产党人的使命》
新春走基层:悠扬牧歌溢满幸福滋味
品特色年俗 感受别样年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履职尽责树好形象






![[2017这一年]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建院30周年 [2017这一年]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建院30周年](http://image.tibet.cn/images/2017/12/21/201712211513824720466_39.jpg)















